在閩中黨史上,黃國璋是一位領導閩中革命斗爭時間達11年之久的主要負責人。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領導中共閩中地下黨及其工農武裝,經過了艱苦卓越的斗爭歷程。長篇革命歷史小說《麥斜巖》中的閩中特委書記黃國勛,就是以他為原型的英雄人物。
1917年,黃國璋出生在莆田城關一個貧民家庭,父母勤勞儉用,供養他上學念書。九·一八事變,他14歲就參加了校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4年,他投筆從戎,參加游擊隊,表現突出,經受了嚴峻的斗爭考驗。1937年,由于叛徒告密,閩中特委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王于潔等5位領導人被捕,劉突軍接任書記,黃國璋任委員。1938年2月,欲北上抗日的閩中游擊隊被包圍在泉州承天寺,隊長劉突軍遇害,危難之際,黃國璋任閩中特委書記,挑起領導閩中革命斗爭的擔子。1943年,省委機關從長樂南陽遷到仙游麥斜巖山區的上湖底、高陽村,他奉命接應、保護省委機關。1947年,內戰開始,他當選為省委委員,率部轉戰戴云山脈,重創敵人,牽制敵軍兵力。他一生赤膽忠心,戰功顯赫,解放后,被任命為省委組織部長。1958年,他被錯定為地方主義而遭到撤職。1962年中央恢復了他職務。1967年文革開始,他又受到沖擊,下放到農場勞動hellip;hellip;。這樣一位赤心向黨的老革命,命運坎坷,身體拖垮。1981年黨中央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83年逝世,終年66歲。小說《麥斜巖》中的黃國勛,是貫串全書的主要英雄人物。書中描述黃國勛從省委機關駐地太姥山調回閩中的一段場景:
“閩中先后有3任特委書記犧牲,前仆后繼。這次,他就是奉命接任書記,感到肩頭的擔子沉甸甸的。自從省城大劫獄后,他帶領劫獄武裝,和調來的省委支隊匯合,在福州大北嶺一帶抗擊日軍。日寇第二次占領福州、廈門,因閩中特委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所以,省委派他來重新打開局面。前面,浪高風急,暗礁出沒,快到南日島??焱Х怕俣?,幾十個大小不等的島嶼,象天女撒花一樣,羅列海面,《興化府志》曰:“南日島又稱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扼興化灣咽喉,東瀕臺灣海峽hellip;hellip;”黃國勛挺立船頭,眺望這壯闊的海島風光,心里暗自贊嘆此處戰略位置之重要!快艇在南日島停下,一只小魚船劃了過來。舢板上,站著個二十三、四歲的壯實青年,頭戴尖頂竹笠,穿件土織白麻短衫,縱身一躍,跳上艇來,黃國勛與他緊緊握手:“蔡敏臻同志,三年不見啦!”蔡敏臻很激動:“老黃,我們一直等待省委的指示,終于把您盼來啦!”黃國勛說:“別難過,再大的困難都挺過了。福州、廈門淪陷,國民黨省府聞風而逃,抗日的旗幟,只能由我們來扛。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武裝,這是省委交給我們的任務?!?br />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位叱咤風云、身負重任的革命英雄的光輝形象。 (邱南強 張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