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石”靜臥在紫霄山東北方向的山腳下。
蛤蟆石形象非常逼真,你越看越覺得它好像在仰著頭唱歌呢!雖然經過了多個年代的風雨洗刷,它還是不改初衷,安穩地臥在山腳下。據明代歷史記載,曾有人觀賞了這只蛤蟆,寫下了一首《蝦蟆石》詩:池塘鼓歡動人聽,莫笑于今聲久停,紙上曾留蝌蝌跡,石間猶幻蝦蟆形。
據云,在很久很久以前,深山老林的暗溝里住著一只癩蛤蟆,因它偶爾得到日月精華的精髓,成了精。這只蛤蟆精不守本分,經常夜間出洞,進村莊偷雞偷鴨,傷害牛羊hellip;hellip;有一天,這妖精又出山作惡,遭到當地民眾的圍攻,逃之夭夭,來到紫霄山腳下。當時,山上有個法力高深的禪師聞聲下山正巧看到蛤蟆精的狼狽相。狡猾的蛤蟆精眼見不妙,想溜之大吉。意想不到的是,法力高深的禪師一眼看穿蛤蟆精的詭計,大喝一聲:“畜生,還不改邪歸正!”只見禪師食指輕點一下,蛤蟆精便趴在地上顯出原形。禪師又口中念念有詞,蛤蟆精立即變成了一塊石頭,那就是現在看到的那塊形象逼真的蛤蟆石。
這神意的傳說留給后人許多遐想。 (李克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