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兩縣素以“田徑之鄉(xiāng)”而聞名全國,愛好體育運動是莆田市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不少出類拔萃的體育人才。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馳騁在莆田的籃球勁旅——“旋風”籃球隊,最初由哲理中學的一批體育運動積極分子組成,個個身強體壯,素質很好,在籃球運動上,技術全面,彈跳力好,反應靈敏,奔跑快速,配合默契,投籃準確,故取名“旋風”,意即勇猛、頑強、快速、準確,如“旋風”掃落葉一般戰(zhàn)勝對手。
1946年初,福建省第四行政區(qū)第三屆運動會在莆田舉行,其中籃球決賽由莆田與晉江爭奪冠亞軍,對方隊員好手云集,華僑居多,在技術戰(zhàn)術上多為自外引進,且經(jīng)濟實力雄厚,隊員服裝華麗整齊,是莆田隊所望塵莫及的。但初生牛犢不怕虎,個個敢拼敢打,斗志高昂,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決賽結果以40比31戰(zhàn)勝晉江隊奪得冠軍,這是莆田歷史上首次奪魁,也為莆田籃球運動樹立了信心。同年1月6日莆田老選手吳德懋先生募捐,再次與晉江隊做友誼比賽,這場比賽在上半時以落后一分的比分下,下半時莆田隊揮師反攻,戰(zhàn)術靈活,配合默契,沉著應戰(zhàn),大刀闊斧,連連得分終以30比24再獲勝利。三月份遠上福州,在福州共進行三場比賽,第一場對烏山隊以36比28獲勝,第二場以41比30戰(zhàn)勝三聯(lián)隊,第三場又以33比25戰(zhàn)勝省全聯(lián)隊,大獲全勝,從此莆田“旋風隊”威震八閩。
最使人難忘和自豪的是與當時“盟軍”(美國)的兩場比賽,大長了莆田人的威風。1946年夏,盟軍一支籃球隊,途經(jīng)莆田慕名來莆請戰(zhàn),這些美國兵自恃身材高大,根本不把一個中學的籃球隊放在眼里,而我“旋風”隊在強敵面前毫不膽怯,隊員信心百倍。由當時哲理中學的五虎將:田兆麒、陳文藻、葉玉榮、陳順凎、黃啟藻五個主力隊員出戰(zhàn),以小個打大個,快速靈活,配合默契,投籃準確,與美軍周旋,比賽中自始自終保持旺盛斗志,終以48比31獲勝。盟軍隊很不服氣,再次邀請,并選定在原莆田縣體育場地再戰(zhàn),第二天觀眾人山人海,轟動莆仙兩縣,比賽中“旋風”隊發(fā)揮球技,連連得分,獲得全場觀眾的喝彩,盟軍輸?shù)靡呀鼝佬叱膳啻螕]拳犯規(guī),激起群眾的憤慨,我和一批哲理中學學生在場助威,看此野蠻情況,十分氣憤。比賽結果再次以41比30戰(zhàn)勝“盟軍”,全場掌聲鼓勵不斷,熱烈歡呼。莆田體育界的翁祖烈、劉劍城、林振新、林仁榮、林念祖等和隊員們一起向觀眾致意,全場掌聲經(jīng)久不息。 (吳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