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端午節五月初三家家必吃麥螺(織紋螺),據說吃了脖子會加長。近年由于織紋螺中檢出毒素,有人吃了中毒,此俗漸漸淡化。正月初四做大歲和正月初二不到別人家串門的風俗,都與明代倭寇從海上侵犯莆田有關。莆田民間喬遷,一定要在海水漲潮時進行,取財富不斷涌起之意。即使遠離大海的人家,也要準確計算漲潮的時刻。在莆田,嬰孩往往戴一種小海螺,用帶子串了,綁在手腕上,像戴手鐲一樣。北高鎮后積村萬靈宮供奉“大王爺”——明朝抗倭名將廣東水軍將領孔兆熙,是莆田沿海及附近地區信奉的海神,也有送瘟船的風俗。屬于閩臺王爺信仰中的英靈系統。至今莆田話里還有乞(被)大王爺捉、大王鬼催、送大王爺船、乞大王爺船賀(運走)等咒語,形容一個人很兇惡,則說厄惡大王爺、合(像。音鴿)大王爺一樣。
海洋還影響莆田人的生活理念、價值取向、心態、行為、性格等。由此可知,莆田的海洋文化豐富多彩,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海洋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系列之八) (續完)(余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