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紀寺白蓮塔, 位于鐘山鎮(zhèn)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qū)——九鯉湖風景區(qū)境內(nèi),塔為高近5米、底座寬2米的三層實心青石結(jié)構(gòu)。一層底座為六角形,周邊雕刻花草云紋圖案, 二至三層為圓形結(jié)構(gòu)并有題刻,塔尖為蓮花形狀 , 整座為葫蘆形, 原先寺院前有兩座,現(xiàn)只剩一座, 仍保持唐宋建筑風格。
龍紀寺(又稱龍屺院), 建于東漢永康(167)年間,《興化縣志》載:“龍紀寺,在縣西來蘇里(古時興泰里,今鐘山鎮(zhèn))何嶺之東,唐昭宗龍紀元年(889)敕額曰龍紀寺”。《八閩通志》載:“龍紀寺宣德年間重建,在縣東北興泰里”。鐘山九鯉湖寺旁第一蓬萊石上題刻:“龍紀寺南有湖曰九鯉,水石之勝hellip;hellip;”系宋元祐三年戊辰(1088)九月十一日邑令吳千無求記。(吳千,字無求,時任興化縣令。)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端明殿學士蔡襄于皇佑二年登上何嶺題《游九鯉過何嶺》詩,并住宿這里為其題《龍屺院僧室詩》:“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焚香猶夜起,喜酒見天真,生平持定戒,老大有精神,須知不變者,那減故時新?”興化知縣梁錄的《九鯉湖記》載:“今之游(九鯉湖)者,皆以寺(龍紀寺)為宴息之地,寺僧不勝其擾矣。”到明弘治乙丑年(1505)戶部尚書鄭紀致仕返鄉(xiāng)后在龍屺院倡建“耆樂會”,并寫下《耆樂詩》一首。 (趙賀民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