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的食品中,水產品豐富,其中海產品占90%以上。有魚、蝦、蟶、牡蠣、花蛤、紫菜、海帶,也有烏賊、章魚、海蜇皮、蟳(青蟹)、梭子蟹等。近年來,鮑魚多起來了。一些以海產品為原料的食品制作方法和吃法很獨特,別具風味。如卓蟶(蟶洗凈后,一個個豎立在瓷罐里,加適量白酒、鹽,加蓋燉熟)、蚮猴(牡蠣加地瓜粉拌勻,一團團地投入沸騰的湯汁里,煮到牡蠣上浮,加入調料即可食用)、醬漬黑蜆、油焙紫菜、土筍凍(用海里的星蟲加工成膠凝狀的冷盤食品)、蟳飯。還有腌漬梭子蟹,是酒席上的高檔冷盤。同樣是海螺,但花螺、油螺、麥螺、塔螺、苦螺,吃法各不相同。一些海產干貨如蟶干、牡蠣干、蝦肉(曬干的蝦仁)、干貝、紫菜、墨魚干等,營養豐富,是送禮佳品。其加工方法具有地方特色。莆田產鹽,莆田的豆腐都是鹽鹵點制的。莆田的腌漬食品相當多。鹽漬可以延長食品的貯藏期和食用期,也可以改變食物風味。腌菜是莆田人的家常便菜,還有腌漬水果。楊梅、黃梅、余甘,腌漬后能保存很長時間,可以當飲料或保健食品,具有清熱、生津、助消化等功能。據目前的材料,鹽腌處理這三種水果(腌后不曬干),全國僅見于莆仙和潮汕地區。八十年代以前,興化平原上的人們喝的都是木蘭溪溝渠的水,其后直到現在喝自來水。興化平原是大海經圍墾而成的河海混合堆積平原,無法打井。而且地下水鹽度、咸度都超標,不宜飲用。 (系列之二)( 余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