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許多愛國華僑紛紛前來學校考察認捐,表達海外赤子的一片愛國愛鄉之情。在林老的積極動員和引導下,許國雄與許國華同胞兄弟于1988年捐資50多萬元,在興化大學建起了圖書館,開創了獨立捐資興建高大建筑物之先例。后來,許國雄的兒子許奇鋒繼承父志,又捐資215萬元,興建“雄馨樓”。其胞弟許國華也奉獻愛心,捐資300多萬元,興建“光瓊科學樓”。1991年6月,年屆古稀的林老審時度勢,意識到辦學的急迫性,便加快了集資辦學的步代,不辭辛勞。更令人欣慰的是,1994年林文豪與臺灣莆仙同鄉會會長林秀欒先生(80高齡),遠途跋涉,風雨兼程,前往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開展聯誼募捐活動。拜會了在海外的愛國僑領、愛國實業家及知名人士,大力宣傳家鄉創辦高等學府取得可喜成績,鼓勵愛國華僑立德立功,為桑梓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在海外掀起集資辦學熱潮,成績斐然。其間,先后有陳江和、李文正、黃日昌、王文榮、黃俊發、李文榮、王國琦、林和義、郭文雨、李文濤、何青原、方秀仁、關啟成、鄭金釗等愛國企業家,無私奉獻,興建“金榮樓”、“教授村”、“中印樓”、“文榮體育館”、“校大門”、“秀如樓”、“和義樓”、“道德教授樓”、“富瑪高樓”、“戴林方樓”、“祖榮樓”、“景樵堂”和“李文正樓”等等,也添置了大量圖書資料、現代教學科技設備及引進師資人才等等。同時,還有關文龍、黃文蘭、蔡文煥等一批愛國人士,之外還有許多國內企業家、有識人士、機關單位亦紛紛捐款,興建電腦樓,以及電腦設備和小汽車等,一座座嶄新漂亮的摩天大廈雄踞于莆田學院校園。
正因為有林文豪這位熱心于家鄉教育事業的行政長官,以他德高望重的社會聲望,在海內外爭取到如許天文數字巨款,建設莆田高等學府,造福桑梓,為興化爭光添彩,委實難能可貴。正因為有了他的不懈努力,辛苦操勞,才有一所由地方職業大學,提升為國家教育部所屬的高等院校,更才有之后晉升為本科正規大學——“莆田學院”。無數海內外興化子民日夜夙愿的這所培養高級人才搖籃得以迅速發展,崛起在莆陽大地上,成為我市改革開放所取得偉大業績的一個突出亮點,眾望所歸,有目共睹。
如今莆田學院的莘莘學子無不對其想望風采,追思這位為莆田學院立下汗馬功勞的道德風徽而感激不己。
數百萬興化兒女亦永遠不會忘記其為家鄉辦學而奉獻心力的可貴精神。
(續完)(郭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