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位偏地狹,方言專用,精神區域性明顯。但莆田人又勇于突破自身局限,把影響力擴至全國乃至國際,爆發出莆田城市精神的驚人能量。
“媽祖情懷” 源于莆田而影響東南亞。媽祖生前救困濟難,身后升華為“護國庇民”的東方海神,三大中華文化精神(儒家濟世、道家超凡、佛家慈悲)集于一身,及至當代,她又成了“博愛與和平”的民間國際大使。錢四娘筑陂,李富修橋梁,陳文龍護城,林兆恩驅疫,莆裔陳江和慈善捐贈,即充分演繹了媽祖的仁愛情懷,并組成了千古流芳的媽祖傳人序列。
“莆商闖勁”也是莆田城市精神的一大要素。福建人被稱“東方猶太人”,莆田人又被譽為“福建猶太人”。莆田工業底子薄弱,腹地缺乏縱深,經濟總量偏小,但莆田人走天下,莆商硬是在全國的木材市場、民營醫院、珠寶銀飾、木雕工藝、古典家具等領域闖出了大名堂,現在莆田已成為中國榮獲國家級區域品牌最多的城市。“荔城無處不荔枝”與“興化桂圓甲天下”等傳統美名,也與莆商的營銷不無關系。莆商正與泉商、福商等一道成為縱橫中國乃至國際經濟大舞臺的驕子。
“文獻邦風”更是莆田人引為自豪的優異傳統。莆田學子以“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自勵,古代“科甲冠八閩”,名列科舉全國前八強,現當代人才輩出,院士學者眾多。尤為難得的是,莆田人不僅熱衷讀書出仕,而且注重著書立說,文獻眾多,學風濃郁。鄭樵等莆田鴻儒“誦聲不斷”、“執筆不休”的言行,至今感召著無數的家鄉后學。
以“媽祖情懷”為引領,以“莆商闖勁”與“文獻邦風”為雙翼,莆田人民能商會文,開拓前進。隨著港城的逐步建成,莆田城市精神將擁有更大的輻射圈。(卓梅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