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莆田誕生一個獨特的堂號,叫做“六桂堂”。說它獨特,一是它誕生在莆田;二是一個翁、龔、方、江、汪、洪六姓共用的堂號。所謂“堂號”,即是宣揚家族顯貴史跡的標幟名號。
追溯“六桂堂”誕生的緣由,須從“翁”的本源講起。據唐代《元和姓纂》記載:“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因以為氏?!彼未嶉缘摹锻ㄖ尽ば帐峡悸浴芬灿型瑯拥挠浭觥V苷淹跏侵芪渫醯脑鴮O,公元前1052-1002年在位。庶子是妾所生之子。周昭王的庶子叫弘,被封在翁地當諸侯。后來翁姓就把翁弘稱為受姓始祖。
翁弘的卅三世孫翁禧汝,在唐朝先后當過蘇州、福州刺史。其子翁軒在唐德宗時,以朝清大夫的官銜出守建州(今福州,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長子翁何(卅五世)恁蔭(依恁祖先的福蔭)官檢校散騎常侍,開始從京兆(今陜西西安)遷家入閩。初擇居崇安,后由建陽、福州來莆,定居興福里竹嘯莊(今北高鎮竹莊)。所以,翁始的家譜定名為《莆陽京兆翁氏族譜》,尊翁軒為入閩始祖,尊翁何為入莆始祖。
翁何生四子:則、剛、利、劉(卅六世);翁則生五子:嗣昌、巨模、巨隅、邾、郜(卅七世);嗣昌生二子:延皞、襲明(卅八世);延皞生一子:乾度,官左補闕。乾度生六子:處厚、處恭、處易、處樸、處廉、處休(四十世)。
宋建隆元年(960)長處厚、三處易同榜進士;宋開寶六年(973),四處樸、五處廉同榜進士;宋雍熙二年(985),次處恭、六處休同榜進士。封建時代高中進士譽稱“蟾宮折桂”,即到月宮里去采摘桂花。封建時代又怕兄弟互相誅連,處厚改姓洪,處恭改姓江,處易仍姓翁,處樸改姓方,處廉改姓龔,處休改姓汪。1956年7月出版的《六桂叢刊》有一段淵源考證:“六桂皆宋初翁乾度之子。”這就是說,“六桂堂”出現于距今大約千年以前的宋朝初年,追本溯源,統統都是翁家的子弟。
“六桂堂”的后裔分散在全國各地。在閩、粵、臺,它是一個十分著名的堂號。其優秀人材,屈指難數。莆田人常引以驕傲的御史江春霖即其后裔。 (盧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