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食物可以吃,便宜話不可說
△不怕虎有三個嘴,就怕人有兩個心 △草枝兒也會絆倒人
△常行夜路,總會碰到鬼
△吃得下,也要拉得出
△吃果子,要拜樹頭(吃水不忘打井人)
△吃了食物就會增元氣,燒了香就會得到保佑
△吃人一斤,也要還人四兩
△吃死了當飽鬼
△吃魚吃肉,也要搭配蔬菜
△初一沒有十五的圓(緣)(比喻這一次不會有上一次的好運氣)
△春分,種子急匆匆(春分一到,種子紛紛要發芽鉆出地面)
△大海不怕大水
△當斗笠不怕日曬
△得罪土地公,小雞都養不成
△夫妻倆是互相欠債
△甘愿當牛,不怕沒有犁拉
△甘蔗無兩頭甜
△敢做勺子,就不怕開水燙
△個頭大的公雞,遲打鳴(因為屬于個頭大的品種,成年晚,開始打鳴也較遲)
△好的配壞的,(夫妻倆)不會兩個都是好的
△好話不過三人耳
△好來,不如好去
△好天也要顧雨天
△好也是一句,壞也是一句
△壞竹出好筍
△還沒有吃三灘屎,就想當狗王
△會賺錢也要會花錢
△家家都有自己的家事
△叫豬叫狗,不如自己走
△看人挑擔子不用力
△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干
△虧本的生意無人做,砍頭的生意有人做
△拉雜吃,拉雜肥(飲食不要過分講究衛生)
△冷飯假沸騰(冷飯重煮時,還不到沸騰時就冒氣泡,像沸騰的樣子)
△盲人,有明眼人牽著
△內鬼通外鬼
△破鼓救月(舊時候月食時民間有打鼓救月的風俗)
△錢不用是銅,賊不做是人
△錢也要賺,該吃的也要吃
△橋兜橋(寧海橋)下的潮水,流入無聲,流出嘩啦啦(用于諷刺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青蛙蹦得越遠,就歇得越久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去年做荔枝生意虧本,今年見松果就怕
△人的嘴巴掩不住
△人怕老,債怕討
△人怕人,賊怕賊
△人嚇人,嚇死人
△人養人一支骨頭,天養人胖乎乎
△人在做,天在看
△忍氣求財
△認人好于認錢
△日子未到,不是天道沒報
△肉給人吃,骨頭不能讓人啃(不能讓婿家欺負岳家)
△入人門,順人意
△三年一閏,好歹輪流
△掃地掃墻角,洗臉洗耳后
△山頂無好叫,山腳無好應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門勢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生意生意,沒賺錢會死
△十月十五,供簸箕盤(莆俗農歷這一天,民間備辦飯菜、米粉、花生等,放在竹編的大圓盤里,祭“孤魂”)
△說得出,收不回來
△死不了的都活著
△跳蚤做事帶累虱子
△未有興化,先有廣化(廣化寺的前身建于558年,比莆田、仙游置縣都早)
△西瓜倚傍大的一邊(人的體質偏熱,吃的西瓜就是熱性的;偏寒,吃的西瓜是涼性的)
△小孩子家有耳朵沒有嘴巴(多聽少說
)
△心壞無人知,嘴壞有人知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個錢,四兩福
△一個人無雙重才
△一個小孩,比三個大人還熱鬧
△一更報喜,二更報死
△一粒米,百粒汗
△一人不敵五虎
△一人想不如百人想
△一人做,不止千人知
△一樣米養百樣人
△一樣人,百樣話
△一樣生,百樣死
△疑心生暗鬼
△用他的土,糊他的墻(用別人的東西,做別人的事)
△有度量就有福氣
△有錢千千萬,不如兒孫出人頭地
△有錢說話聲音大,無錢說話無人聽
△有一人好,就有兩人好
△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考上狀元就不會去教書了)
△魚凍贏肉凍(魚凍兒質量好于肉凍兒。凍兒指湯汁凝結成的半固體)
△怨生,不怨死
△正月初九第一支香(莆田風俗,每年正月初九人們到石室巖玉皇殿進香)
△種什么,生什么 △眾人牛,眾人使(公家的東西,大家使用,不愛護)
△自己挑大糞不覺得臭
△坐著的不知站著的苦
△做生意的騙熟人
△做事要留后步
(余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