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前,龍船后(節日、慶典最熱鬧的時候是在之前做準備工作時,劃龍船則在其后打架時) △人比人,氣死人 △人不可貌相(人不可以光憑他的外貌去評價) △人騙人,沒完沒了 △人窮性情變 △人生靠命運 △人心沒有個限度(人心不知足) △人在人情在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入夜起云半夜開(黃昏時天上烏云密布,到半夜就會散開) △三分娘子七分裝 △三股擰成繩 △三十六計走為先 △三十年水東流,四十年水西流 △三兄一妹,金珠寶貝 △三月初三,媽祖回娘家 △傻人有傻福 △山里的鷓鴣獐,海里的馬鮫鯧(山珍海味) △掃帚會看門(莆俗把掃帚放在門后,據說會看門) △上頭不合理,下頭亂打架 △少年無丑女 △蛇大洞也大(家業大人口多,開銷也大) △蛇有洞,鳥有窩(各有各的去處) △生大人大過死大人(活著的官兒比陰司的官兒大) △(農歷)十七十八,等到月出眼睛閉了(睡了) △十人九胃(胃病的人很多) △十月初一吃“油時”(一種大米食品)會接骨 △石頭浸水久了上面也會長青苔 △手里不拿刀子,心里清閑得很 △手藝學多多,肚子餓扁扁 △手指伸出有長短 △瘦的店鋪勝過肥的田 △瘦雞吃的米更多 △蔬菜如金子,蔬菜又如土(蔬菜由于收成好壞和銷售情況,價格相差很大) △蔬菜是剛上市的好,水果是季節末的好 △水牛再瘦還有三擔骨頭(瘦死的駱駝大于牛) △死得,病不得 △死而復活的蛇咬人是致命的 △死火石,打不出火花(罵人慢性子或罵氣質差的人沒有出息) △死虎靠墻壁,死貓吊樹上 △死螃蟹擠不出蟹黃來 △四月初八,雨多多 △四月九月亂穿衣(農歷四月和九月天氣冷暖不定,衣服穿多穿少沒個準) △隨便做,隨便好(做事不要太認真) △隨鄉隨俗 △孫啊孫,隔著一個墩(孫子女終究沒有兒女親)
△胎兒接生去了,胎衣扔下不管(需要的東西拿走了,包裝物等沒用的東西扔下不管) △太瘦的豬肉熬不出油來 △談論歸談論,玩笑歸玩笑 △螳螂搗了才有吃的,不搗不得食(螳螂活動時上身起落就像在搗米。比喻不勞動者不得食) △天變一時 △天帝有眼睛(老天有眼) △天上掉下來的也要起得早去撿 △添加了物品也添加了麻煩 △挑鐵鍋的穿黑褲子(鐵鍋黑,擦在黑褲子上看不見) △挑著輕,舉著重(同重量的東西,挑著要比舉著輕) △跳蚤姓樓(樓上跳蚤多。莆仙話“劉”、“樓”同音) △同行業的人互相爭斗 △外甥多似舅 △萬事起頭難 △烏云入銀河,西北雨十八個(夏天晚上如果有烏云橫穿銀河,其后會連續下很多場陣雨) △烏賊到死嘴還硬 △舞龍舞獅舞九鯉(九鯉舞也是莆仙的一種民間舞蹈) △捂(農歷)三月,凍九月 △物品在天邊的價格與在海港(產地)差不多
△西北雨,不過路(夏天午后的陣雨有時只下在小范圍內) △西北雨,下三個(西北雨往往連續下三場) △西瓜是自切的紅(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稀飯就腌菜(舊時莆仙家常便飯) △習慣成自然 △瞎雞逮到了死老鼠 △戲衫穿破不穿錯(戲曲演員演出時穿的服裝可以穿破的,但不能穿錯了) △下大雨反而承接不到水(大家都期望很高的情況沒有出現,反而比通常的壞) △下象棋三步不出車,傻過豬 △夏天風沒空,冬天風鉆空子 △夏天刮北風,屋子里更熱 △夏天霧散后,太陽像老虎(盛夏早上大霧后出太陽,很悶熱) △夏至前后烏云涌起大雨到 △先來先坐好座位 △先小人,后君子(先按照規則清楚地說明條件要求等,然后才能寬容客氣地辦事) △想辦法比蠻干好 △小洞不補,大洞叫苦 △小工小工,叫了才動(不叫不干活,但叫了就得去) △小孩子沒有六月(要預防著涼) △小孩子沒有腰椎(彎著干活如插秧,年輕人更能堅持而腰不酸) △小牛兒不識虎 △小時偷茄子,大了偷羊 △小手兒掩不住大屁股(能力不夠做不成大事) △小暑小吃,大暑大吃(荔枝和早稻都是這樣) △小小蝦翻不起大浪 △小豬養大了,不識種豬是老爸 △心意好,水喝起來也是甜的 △新茅坑,好拉屎(新工具大家爭著用) △性急的狗吃不到屎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未完待續)(余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