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滴水巖
1.唐林旻墓
位于大蚶山西潘宅村花溪仔,系唐代古墓。閩林族譜記載:林旻官承事郎,泉州通判。該墓建于唐咸通年間(公元860-873年),距今約1140年。據省文物專家考證,此墓系我省現存唐古墓原型保護最完整的一座。墓地山丘狀如虎頭,俗稱“虎穴”。墓后峨峰石筍相依而立,墓前小溪旁野花爭奇斗艷,發而幽香,溪泉潺潺,叮咚有韻,花溪仔由此得名。該墓古老而宏特,墓龜呈立體形,高3米、長9米,繞墓龜一圈19米,乃考究唐墓的好史料。
2.陀山九座寺
位于大蚶山余脈南麓樟林村境內,是福建沿海地區建立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是一處集儒道釋及媽祖信仰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寺院。寺內存有一副楹聯:“擴海岳即衢鷺峰梵宇莊嚴慧日高懸從自昔,粵隋唐而辟陀山川源秀麗法輪常轉到于今”。尚存幾根唐宋年間的石柱。2005年5月28日,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授予“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大蚶山九座寺”創作基地,是福建省首個中國民俗攝影創作基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對話”大使、CFPA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沈澈題詞:讓莆田民俗融入世界多元文化共享潮流。
3.滴水巖
位于大蚶山西田邊村境內,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考亭書院的書生吳洪績和曾光魯同時考中進士,一時考亭書院名聞莆田,各為滴水巖和考亭書院寫一副對聯:靈巖晴昨雨,鷲嶺石為天;一竅有靈通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生動地形容滴水巖的由來及景觀。滴清殿后有一巨石,刻“云水風度”。石刻后面有一奇石“海龜朝圣”。
4.天花圣寺
位于汀港村境內,雄踞于大蚶山“二指峰”圣地,被劃定為生態旅游資源保護區。天花圣寺是一座綜合性新寺,創立于1985年。兩座主殿供奉楊家圣人一家四代男女英雄圣像,全面紀念“楊家將”偉大歷史功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九座天花殿堂象征大蚶山圣地榮降九朵天花,蘊含“蚶山勝景現蓮萊”。
5.鵝頭村“第一山”
埭頭鎮鵝頭村“第一山”石刻--相傳為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所題。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6.林氏英田宗祠與文昌書社
位于英田村,創建于元代。林氏族譜載: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林旻十三世孫若龍公創建宗祠于此,紀念一世祖唐建寧節度推官旻公(即林旻),二世祖唐銀青光祿大夫刑部尚書德孫公及宋代裔孫十八進士,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英田村梨嶺腳下的英田文昌書社創建于宋政和五年,墻壁上有副楹聯:文風昭唐宋兩朝俊貴從此社源由梨嶺,昌盛繼古今全族誠心奉諸神澤潤英田。英田文昌書社培養出十八名進士,令世人刮目相看,“父子五進士”和“兄弟雙進士”傳為美談。 (林煌柏 謝慶勝 陳長清 鄭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