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九月初九(10月31日)媽祖羽化千年紀念活動和祭典儀式開始的這一神圣的日子來臨了。
1987年10月27日,媽祖信仰全國學術研討會在莆田縣招待所勝利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福州、廈門等地專家學者、省市有關部門領導100多人參加。10月2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會議消息。接著,新聞媒體也作了報道。研討會揭開了媽祖羽化千年紀念活動序幕。接著,在三清殿舉辦的媽祖信仰源流展開館。而在湄洲舉行的媽祖海祭和媽祖巨型石雕塑像奠基儀式則將媽祖羽化千年紀念活動推向高潮。
深秋的10月31日(即九月初九),又是一個好日子,寶島湄洲,藍天、碧海、金沙,風景這邊獨好。湄洲島濃妝艷抹,張燈結彩,一片濃烈祥和的節日氣氛。祖廟山上,媽祖祖廟寢殿、正殿(太子殿),雄偉壯觀,古色古香,莊嚴肅穆。祖廟山上空,垂著飄帶的氣球高懸,山上山下飄揚的彩旗林立。梳著媽祖發髻,穿著媽祖服的老中青婦女,排列碼頭至祖廟大道兩旁,喜笑顏開,敲鑼打鼓,舉著三角旗歡迎進島的客人。媽祖祖廟內外,香煙繚繞,鞭炮聲此起彼伏,鑼鼓聲響徹云霄。湄洲島、媽祖祖廟內外,笑聲、鑼鼓聲,莆仙戲演出,文藝隊表演,編織成此起彼伏的歡樂交響曲。千年一回,湄洲島媽祖祖廟沉浸在狂歡的節日中。
這一天,媽祖羽化千年慶典活動在這里隆重、熱烈舉行。
凌晨,在媽祖祖廟首先舉行隆重又別開生面的媽祖海祭活動。寢殿內神龕上,媽祖端坐,美麗、慈祥。神龕前神案上,燭光點點,煙霧繚繞,排列著一尊尊媽祖神像。供桌上安放一對對點燃著的巨型紅燭。整齊有序地擺放著王文基先生創制的12道媽祖供品,供品十分豐盛,新穎,表示人們對媽祖無限的敬仰、熱愛,蘊含著人們無限的希望、期待。三通震天鼓聲后,主祭人林文豪先生、林聰治女士率領眾陪祭人上前,獻禮,敬香,三跪九叩。殿外廣場上香客們包括一些臺胞,隨著司儀領唱聲,上香磕頭,氣氛十分虔誠、熱烈。
海祭繼續進行著,在海祭中媽祖供品特別引人注目,人們欣賞著、議論著。
上午10時,在祖廟山頂舉行媽祖巨型石雕像安放奠基典禮。祖廟山人山人海。上午10時,主持人宣布奠基典禮開始,禮炮齊鳴,歡聲雷動,千只象征和平、友誼的鴿子飛向藍天,熱鬧極了。主要領導和有關人員執鍬鏟土,為巨型石雕像奠基。
中午主要領導和來賓歡聚天宮賓館,歡聲笑語,高興地品嘗媽祖供品,即媽祖宴菜。大家贊不絕口,有的說真好看,真好吃,有的說口味獨特,形制精美,寓意深刻,真是一大發明。客人們高興地感謝主人熱情款待,衷心地祝賀王文基先生取得成功,立了一功。也共同祈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時值深秋,正是秋菊吐蕊花開時節,為美麗的湄洲島增加亮麗的一景。當大家品嘗王文基先生創制的《湄島秋菊》一盤菜時,讓人想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元帥詠菊詩: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元帥筆下這首詩,正是摯愛菊花的媽祖公而忘私,百折不撓,為拯救海難,為百姓做好事的精神寫照!
王文基努力奮斗的甘甜和主賓們品嘗媽祖供品的喜悅,蕩漾在大家的臉龐上,化作那瓊漿玉露,潤澤著每個人的心田。
品嘗后,領導和來賓特地找到王文基,衷心地感謝他的辛勤勞動,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媽祖海祭任務。
王文基創制媽祖海祭供品,一舉成功,名聲鵲起,展示了媽祖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無窮魅力。
(未完待續)(金文亨)
王文基創制的媽祖宴菜標準菜譜之十
一帆風順
典故:明代航海家鄭和虔信媽祖,自永樂3年至宣德5年奉旨七下西洋路上多次風浪的襲擊,受媽祖神助化險為夷。
主料:黃瓜魚一條(1000克)、蝦200克
輔料:沙司100克、白糖50克、醋10克、蒜、姜米、花生油、鹽、味精、干淀粉。
制法:魚去鱗、內臟、去骨、洗干凈,用刀批兩扇十字形。蝦去頭留尾,用鹽、味精淹入味滾干淀粉上鍋下油燒至七成熱炸至金黃色,撈起裝盤,用上沙司勾芡即成
特點:外酥里軟、香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