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杰地靈!“人杰”是“地靈”的客觀體現,而“地靈”又是產生“人杰”的前提。“地靈”了,也就有了層出不窮的封建官僚。但出些官僚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能說明“靈氣”的程度,便有“帝王后妃出自莆田”的相關傳說出現。不是嗎?這明代的嘉靖皇帝,原來也是出自莆田黃石的。
黃石是“地靈”的核心。原先,據說出有一妃子,這下子,又有皇帝出自此地。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吳先生以真實的歷史背景(明代“兄終弟及”的承祧制度)、歷史人物(世宗朱厚熜與首輔大學士楊廷和等)、歷史事件(敏感的“大禮儀”之爭),傳述了朱厚熜從黃石化龍庵到京都“接班”為帝的全過程。
一廂情愿的傳說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大臣主張于皇族于侄輩子,擇一人承祧。大臣楊廷和獨排眾議,并獻策:lsquo;先皇孝宗有一支親族觸犯先帝,謫貶福建興化為民。現在興化黃石化龍庵就讀的,其中的一位青年便是,若能派人暗中查訪,或許能成王儲。rsquo;”
“龍顏(正德君)大悅,即要宣調入京,楊廷和急忙阻止說,此事不可聲張,以免遭到王親暗算,不如以lsquo;欽犯rsquo;身份,戴上重枷,押解京都。至京后,正德立即審問,證實(這位來自莆田黃石的讀書人)確是皇家后裔。即命lsquo;關押后宮rsquo;備用。”
“正德駕崩之前,特詔:lsquo;先哭者為兒rsquo;。不久,皇帝駕崩,眾王親國戚之子,爭相披麻帶孝,奔入寢殿。卻見身著孝服的lsquo;欽犯rsquo;已痛哭多時了。傳說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國號嘉靖(筆者按:國號不是lsquo;嘉靖rsquo;,是lsquo;大明rsquo;,年號才是lsquo;嘉靖rsquo;)。”
傳說與史實的懸異
朱厚熜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木元)與朱厚照的父親(弘治君朱祐樘)是親兄弟,都是憲宗朱見深的兒子。因此,嘉靖君朱厚熜與正德君朱厚照是堂兄弟。別說“先哭了”,就可以認堂兄為父,就是哭死在殿堂上,也是不可能的。何況還讓堂兄生前就留下密詔,安排堂弟給自己當兒子。正德君雖昏,難道會“昏”到這種地步!內閣大學士楊廷和再糊涂,難道會糊涂到這種程度?
盡閱民間秀色的正德皇帝,雖有義子百人,卻無嗣。但他從未焦急,朝臣們也曾意識到“皇儲”的緊迫性,紛紛上疏請求于近親藩王之中,擇選培養對象。但年不及30歲,身強體壯,精力充沛的正德皇帝,堅信自己的生育能力,拒不立儲。以致31歲駕崩(在位十六年)之后,在迎立新君的同時,發生了“大禮議”——一場與確認親生父母相關的政治論爭。
朱厚熜是一位身世相當顯赫的皇家“高干子弟”。是憲宗朱見深的皇孫,孝宗朱祐樘的皇侄,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二日,年僅14歲的朱厚熜以唯一的入選“兄終弟及”名正言順地入京繼統,承祧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皇位(即位45年,享年60歲,廟號“世宗”)。根本不存在謫貶至興化府莆田為民,并且就讀黃石化龍庵。民間雖想攀龍附鳳,卻確實無緣。
由此不難看出:“嘉靖皇帝出莆田”,純屬無稽之談。傳說中的許多情節,不但顛三倒四,而且十分荒唐。 (未完待續 鄭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