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下林尊居烏石山下(烏石山即城北東巖山別稱),生三子:長松、次栩、三攢。攢公字會(huì)道,官福唐縣尉。因母親贏病,棄官還家侍俸晨昏。及母喪,守制墓廬,有“甘露三降,白烏再翔”之瑞兆。觀察使李若初上奏朝廷。德宗皇帝為敦勸孝道,降詔褒異,命立雙闕于其宅,旌表門閭,舉族皆免徭役,世稱“闕下林家”。其地又稱“義門”。闕下堂聯(lián):露烏呈瑞驚明主,雙闕賜修頌孝臣。林?jǐn)€被后世尊稱為“孝子公”,是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之名的,卒后與妣方氏合葬文賦里甘露山之左厝后山(今城南鄉(xiāng)林橋村)。
攢生三子:延魯、延吉、延賓。延魯官開元縣令,稱開元房。生子奕諫,官荊州錄參軍,以下又稱錄事房;延吉官潭州長史,生三子:長奕注,官禮部員外郎,稱員外房。次奕訓(xùn),官戶部郎中,稱郎中房。三奕贊,官侍御史,稱御史房;延賓官司戶參軍。生子奕評,官校書郎,稱校書房。
“闕下林家”人文薈萃,科第蟬聯(lián),北宋時(shí)又顯貴一時(shí)。
“闕下林家”亦屬莆陽巨族,其支派蕃衍莆田、仙游、泉州、福州、福清、閩南和浙江、廣東、江西、海南等地。 (根據(jù)《莆林概覽》整理 林元來/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