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梅妃像
梅妃故里位于木蘭溪下游寧海橋畔的黃石鎮(zhèn)江東村。梅妃原名江采蘋,唐玄宗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后封妃。因酷愛梅花,玄宗稱其為“梅妃”。 梅妃是莆田江東人,人稱江東妃。相傳她原是村里的一位牧鵝姑娘。如今當(dāng)?shù)嘏R溪有個叫“鵝膻”的狹長土墩,便是她當(dāng)年放鵝的地方。楊玉環(huán)入宮后,獻(xiàn)媚取寵,對梅妃深懷妒忌之心,從而給她帶來了災(zāi)難。她終于被遷往上陽東宮,只能借詩訴說自己的不幸。那首流傳至今的《一斛珠》:“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就是她寫給玄宗謝賜珍珠的名篇。后來,在“安史之亂”中,梅妃投井自盡。玄宗逃去四川回京后,找到她的遺體,隆重地以妃禮葬之。傳說后來她的弟弟奏請歸葬故鄉(xiāng),葬地就在這塊“鵝膻”處江家祖墳。
梅妃生性正直,志節(jié)清高。一千多年過去了,人們?nèi)匀簧钌畹貞涯钪Q之為“祖姑皇妃”。后人為了紀(jì)念她,在村里建了浦口宮,正殿祀唐明皇的梅妃娘娘像,左邊是她的弟弟江采芹即江國舅的塑像;后殿祀玄天上帝。宮傳為唐代創(chuàng)建。明萬歷四年(1576)、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乾隆二十一年(1756)先后重修,現(xiàn)存建筑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重修的。占地約15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大門、拜亭、正殿、后殿、東西廊房組成。宮內(nèi)尚存清嘉慶《重修浦口宮記》等石碑。 (時報記者 吳芹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