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林姓分闕下林、唐九牧林、游洋林三大衍支。
晉安林十五世高平太守萬寵公,居北螺村。生三子:長子林韜,字茂復,唐玄宗天寶三年授諫議大夫。生子尊,由北螺村遷居烏石山下義門(今城北東巖山下)。韜公是闕下太始祖;次子披公,字茂則,唐天寶十一年明經擢第,任將樂令,遷睦州刺史,授太子詹事。披公自北螺遷居澄渚烏石,于居之側筑“澄渚書屋”。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九兄弟于唐貞元間先后登第,均官至刺史,故世稱“唐九牧”;三子昌公隱居不仕,后贈中憲大夫。昌子萍,任灃州司馬,徙居游洋。其后裔之一支避居鷺峰(今莆田赤岐后埭),另一支移居漳浦莒村,子孫繁衍于龍溪,明代由漳浦遷入臺灣霧峰,后發展成巨族稱“霧峰林家”。韜、披、昌三墓并列在西天尾澄渚后壟山(今西天尾鎮龍山村烏石),故名“三臺拱曜”。1997年12月公布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由于歷史原因,莆林家族除少數一些居民點衍派較為明確外,相當一部分的祖居地歷經千百年遷徙變動,已形成各支派混居的狀況。
莆林是中華林氏南遷后的主要發祥地,是繼西河林氏和晉安林之后比干后裔保持時間最長的一支望族。自南北朝開基隋唐著望,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后裔子孫遍布八閩,繁衍浙、贛、湘、鄂、桂、黔、粵、海南、臺灣、東南亞及世界各大洲。可謂喬木百丈,枝繁葉茂。正是“故家喬木盤根大,深谷猗蘭奕葉鮮”。 (林元來 根據《莆林概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