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有尊古石獅
創(chuàng)建于唐代的仙游城關(guān)南門五帝廟,亦稱興賢社。虎踞木蘭溪畔,與百米之外的宋古橋同為珍貴的古建筑,是仙游縣供奉五帝規(guī)模最大和最為古老的神廟。內(nèi)有一尊與莆田靈川東汾五帝廟在造型上十分相似的古石獅。它們均為前方后圓、柱體直立,其雕刻手法線條簡潔,古樸寫意,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只是靈川東汾五帝廟的古獅體形較大,而仙游南門五帝廟的古獅顯得嬌小許多,其材質(zhì)也不盡相同。
靈川東汾五帝廟的古獅,于1992年9月被發(fā)掘,后經(jīng)專家考證,已經(jīng)確認為隋唐古獅。可仙游南門五帝廟內(nèi)的這尊古獅,卻是長期倒臥戲臺溝沿邊,一直被視為一塊頑石而無人問津。正在現(xiàn)場考古的市民俗專家楊祖煌先生介紹,該尊古獅系雌性,在獅身腹部雕有小獅,其雕刻手法、工藝造型幾乎與東汾五帝廟那尊石獅為同一版本。盡管獅頭有些殘損,但作為迄今少說也有一千多年的古獅,仍然彌足珍貴,只是它的確切年份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仙游南門五帝廟陳德祿告訴記者,這尊古獅一直存放廟內(nèi),可究竟存放了多久已無人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確屬五帝廟留存下來的東西,之所以未能引起重視,是因為這尊古獅其外形與現(xiàn)在的石獅造型相差甚遠,因而判斷不出其為石獅。陳德祿董事長表示,石獅是守護吉祥、平安的象征,是護廟鎮(zhèn)宅之寶,他們一定會妥善安置,加以保護。 (萬重山 陳國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