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文廟
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月3日,莆田荔城區黃石文廟前鑼鼓喧天,重點文物保護揭碑儀式在這里舉行。來自莆田市、仙游縣、涵江區的孔子文化研究會代表和300多名群眾參加了儀式,許多熱心人士捐資支持文廟的修復籌備工作。
據了解,黃石文廟位于荔城區黃石鎮中心小學內,是我市僅存的二座文廟之一。歷今1200多年,初建于唐代憲宗元和年間,規模宏大,占地2376平方米,時稱紅泉宮,歷經宋明兩個朝代,后來毀于倭寇戰亂,于清朝康熙年間重建,仍然保存宋代建筑風格,重檐斗拱,雄偉壯觀。從古至今,黃石文廟一直是民眾景仰孔子的圣殿,解放前每年農歷9月28日都有祭孔活動,十分熱鬧。
如今,黃石孔廟大殿、丹墀、泮橋等,仍保存原有的建筑風貌。廟前石埕還保存有兩塊高1.7米、寬0.3米的“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的下馬碑。廟內則存有明朝萬歷年間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記》石碑文,以及明末東閣大學士、民族英雄黃石人朱繼祚所書的“古紅泉”石碑等,具有較高藝術和文物建筑價值及歷史文化價值,在我省縣區級文廟規格類型中極為少見。
1984年,黃石文廟就被莆田縣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今年2月,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陳春陽等五位委員提出“做好黃石文廟保護工作”的提案,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有鄭碩華等十位代表附議案。在荔城區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好黃石古紅泉文廟保護工作的建議”提案通過,黃石鎮政府開始進行黃石文廟的恢復工作。
在當天儀式上,黃石孔子文化研究籌備會會長鄭志堅說:“孔子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文廟是傳承孔子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重要的文化資源。出于文化傳承和文物保護的需要,我們開始黃石文廟的保護工作,力求恢復其原貌。”目前,黃石文廟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工作已在進行中;其借駐單位的搬遷工作也在協調中,預計在2009年9月20日孔子誕辰2650年之前完成。(時報記者 黃凌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