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洞
紅軍洞原名仙人洞,是仙境勝地。它位于莊邊鎮山溪水庫上游,寨安溪畔,是一處規模較大、設備齊全、風景優雅、環境清幽、易守難攻的地方。洞前是一條小溪,一年到頭碧綠見底的溪水流過洞前,在巖洞里可傾聽潺潺流水聲。巖洞門前是碧玉潭,潭水靜如碧玉,且潭深、險,巖洞后面左側是瀑布,山水從峽谷沖瀉而下,濺起水花如白梅飛舞。巖洞廣闊,屋頂是巨大巖石,四周是崖壁,地面是平坦的石板,洞內能容納百人以上,吃、住方便。洞內有籠、磨、碓、馬槽。現保留馬槽、石臼遺物,可想而知,以前部隊在此養馬。
紅軍洞早期是仙人洞,供奉香火。后來成為土匪洞,一批匪首逃避深山,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一九三六年間,紅軍游擊隊轉移到山溪,在村民帶領下,進駐寨安巖洞,召集當地民眾參加游擊活動。
巖洞三面懸崖峭壁,前面是深潭,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紅軍進駐寨安巖洞后,洞內鋪設為兩層,洞前深潭造浮橋,洞口建碉堡,加強防衛,壁壘森嚴,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于地理位置優越,加上紅軍紀律嚴明,愛民如子,群眾十分擁護,當地年輕男人紛紛來紅軍洞受訓,老人、婦女主動擔負后勤服務,替游擊隊送糧引導。一九三六年底,戰地轉移,游擊隊撤退,寨安仙人洞易名“紅軍洞”。 (馬冰青 鮑金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