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鯨(1564-1647),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肖像畫大師。《中國繪畫史》譽其肖像畫,在明代三百年“首屈一指”。曾鯨的藝術活動主要在寧波、杭州、烏鎮(zhèn),南京一帶,畢生從事專業(yè)性的肖像畫創(chuàng)作。
曾鯨的生卒年有幾種說法:
一說(1568-1650),中國有十多本繪畫及專業(yè)史書,包括權威教科書、教材都持此說;
二說(1567-1649)《藝林年鑒》,兩說享年均為83歲,而《福建畫人傳》作82歲。真相如何?且看有關史料:
一:據清·黃宗羲《南雷集五·吾梅集卷第二·史《題張子游卷》云:“庚申(1680)邂逅子游,言其師卒于丁亥(1647),年八十四。”(享年84歲)。
黃宗羲《題張子游卷》中還有一段極為珍貴的史料。崇禎十一年(1638),曾鯨來到浙江余姚為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寫像。辛巳(1641)黃宗羲寓居于南京鷲峰寺。其時曾鯨與之比鄰而居,便常常造訪黃宗羲宅。“每至薄暮,波臣過我寓中,邀往書室,余不能酒,黃花綠茗,雜以果餌,出其所蓄書畫、古奇器觀之。”
一年以后,黃、曾因故失去了聯(lián)系,直到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黃宗羲偶爾遇見曾鯨的學生張子游,方得知曾鯨“晚年目不能細視,為牛首僧畫八十一代祖師像,遂終焉”的消息,不禁感嘆萬分。
所以,據與曾鯨比鄰而居的當時學者、思想家黃宗羲,及曾鯨的學生張子游所說,所記載的曾鯨的生卒年史料,更具真實、權威、可靠。
二:明代著名畫史專家、畫家江蘇丹陽人姜紹書著的繪畫史傳《無聲詩史》記載:“曾鯨,字波臣,莆田人。流寓金陵,風神修整,儀觀偉然,所至卜整以處,回廊曲室,位置瀟灑磅礴。寫照如鏡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潤,點睛生動hellip;hellip;每圖一像,烘染數十層,必匠心而后止。其獨步藝林,傾動遐邇,非偶然也。年八十三終。”(享年84歲)。
姜紹書與曾鯨同在江蘇時,是同時代的好朋友。所以我們從明代曾鯨好友,著名畫史專家、畫家姜紹書當時所記的可靠權威史料獲悉,曾鯨卒年83歲終(享年84歲),所以曾鯨生于嘉靖甲子(1564),卒于清順治四年丁亥(1647),享年84歲,是史料事實記載,正確有據。而前面其他幾種曾鯨出生及卒年之說,均為誤傳,或是錯誤的記載。 (俞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