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
紫霄巖石,千姿百態,似獅,似虎,似龜,似蛇hellip;hellip;活靈活現。在諸多石塊中,有三塊形狀奇特逼真的石塊聚集在一起,它們就是令人浮想聯翩的怪石——石鏡、石帆、石船。這三塊怪石與“連理樹”隔十多米之遙。
“石鏡”,表面光滑,平坦,高10余米,寬3米,這方形巨塊重約有五十噸以上。“石帆”3米高,酷似一把寶劍出鞘,插地而立。傳說,往年媽祖海神在海上護航曾借用過。“石船”長約5米,橫臥在地,裸露在外的表面寬度約有1米多,被土石埋沒的不知有多寬。這三塊怪石,有個新奇的神意傳說。
不知是哪個年代,王母娘娘盛辦蟠桃壽宴,邀請了各路仙客、天將,“八仙”是應邀的對象。“八仙”接到信函,齊上云頭,向天庭奔去。一路上“八仙”閱盡人間美景,頓覺神清氣爽。當他們來到紫霄山上空時,何仙姑心血來潮,建議下紫霄觀光一番,鐵拐李也覺去赴宴時辰還早,順路觀光何樂而不為。于是,眾仙降下云頭,來到紫霄山麓。眾仙發現這里風景如畫,紫氣騰騰,猶如仙界。上上下下的古樹,青翠蔭密;重重疊疊的巖石,千姿百態;地下清泉流水潺潺,悅耳動聽;樹上飛鳥盡情歡歌,別有情調。“八仙”被這天然的美景陶醉了。他們各自選擇位置坐下休息。何仙姑突覺秀發有些松散,忙取出寶鏡,梳理一番;呂仙不畏疲勞仍在林蔭石道上漫步,欣賞美景,傾聽鳥語喃喃,享受習習清風。山間松花清香撲鼻,呂仙頓感舒爽,他把寶劍脫下放在石巖旁,躺在石巖上閉目養神、回味hellip;hellip;
光陰速過,蟠桃宴會即將開筵,王母娘娘發現“八仙”還沒到場,便命赤腳大仙前往探個究竟。赤腳大仙出了東大門,環視人間,發現“八仙”聚集在紫霄山麓。赤腳大仙連忙降下云頭,來到紫霄上空呼喚。眾仙聽到招喚,立馬接上云頭,與赤腳大仙一起直上云霄。這時,仙姑發現寶鏡沒有帶上,呂仙發現自己鞋掉了一只,寶劍也忘了背上。仙姑與呂仙連忙收住腳步,口中念念有詞,收回了寶物,但寶物的靈氣卻留在紫霄山。不知過了多少個年代。當時“八仙”閉目養神的地方竟凸現了“石鏡”、“石帆”、“石船”三塊怪石。
請看前人描繪“石船”的佳句:飛仙曾此暫停橈,故惹游人載酒招。醉里不知船是石,呼童撐入天臺橋。再看詩人是怎么描述“石帆”的:石帆高掛紫云霄,一任巖前風雨飄。應是仙舟停岸畔,何須舟子漫相招。
由此可見, 這神奇逼真、聚有仙氣的三塊怪石,在諸多文人的筆下又為世間留下許多惟妙惟肖的神奇傳說。 (李克成 據黃祥云先生口述整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