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沙鎮沃柄宮工農紅軍207團成立舊址
陳天章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三軍二0七團政委,是閩中紅軍、游擊隊的創始人。
1906年,陳天章出生在新縣外坑一個牧師家中。6歲時進私塾讀書。8歲時,父母相繼病亡,后由嬸母撫養天章,繼續培養他讀書。1922年,16歲的陳天章進縣城投考,考中了哲理中學,進了教會辦的“洋學堂”學習。
在哲理中學,他學習刻苦,品學兼優,但年輕的陳天章反感學校的奴化教育,他大膽進行抨擊。
哲理中學是陳國柱的母校,陳國柱到廈門大學、上海大廈大學讀書后,不斷寄送馬列主義書籍回校,陳天章如獲至寶,認真學習,在陳國柱的引導下,1926年2月,陳天章加入共青團,6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6年5月,陳天章根據黨支部的安排,到莆田中學等校聯絡,發動紀念“五州”慘案一周年活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陳天章和進步學生一起在街頭張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等標語,散發傳單,游行隊伍直達地方軍閥旅部所在地。
1926年12月,中共莆田區委在莆田成立,陳天章被選為委員,負責組織工作。他和陳國柱等一起,組織10萬群眾熱烈歡迎、接待北伐軍入莆,慶祝北伐勝利進軍。
1927年4月3日,福州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進行“清黨”,大肆捕殺共產黨員。陳天章以大無畏的精神,開展了針鋒相對的斗爭。4月下旬,他在鼓山寺區的巨石上,書寫了醒目的標語:“打倒蔣中正!”“中國共產黨萬歲!”,表示了革命到底的堅強意志。
1927年11日,陳天章到沃柄、東度等地聯絡黨員群眾,宣傳“八七會議”精神,組織1支游擊隊,在閩中地區點燃了武裝斗爭之火,陳天章成為這一支年輕游擊隊的隊長,這支隊伍在山區打擊民團,智襲沃柄嶺稅卡,為民除了害,擴大了黨的政治影響。
接著,以陳天章為隊長的莆田山區游擊隊和以陳兆芳為隊長的莆田沿海游擊隊合并,在沃柄宮前,莊嚴地成立了工農紅軍207團。黨任命陳兆芳為團長,陳天章為政委。
這支紅軍頻繁出擊,戰斗連連獲勝。不久,團長陳兆芳犧牲,1930年8月,上級派參與廈門劫獄的軍事干部黃琬到莆田任團長,陳天章仍為政委。
黃琬到沃柄幾天,國民黨就派一個營的兵力,偷襲沃柄根據地。黃琬和6名戰士全部英勇犧牲,陳天章率領隊伍轉戰外坑,開辟了新的根據地。省委巡視員鄧子恢和王于潔也轉移到外坑村。11月,外坑鄉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
12月26日,國民黨地方當局糾集800多名敵兵,在民團配合下,包圍了207團駐地蘆尾村。陳天章帶領小部分戰士向下瑤、芹山方向突圍,引開敵人,掩護主力沖出去,在戰斗中,陳天章負了重傷,但仍指揮戰斗。敵人放火燒山,陳天章等彈盡糧絕,傷重被俘。這一戰斗中,33個紅軍戰士獻出寶貴的生命。
敵人摧毀了外坑蘇維埃紅色政權后,將陳天章、湯軍押回莆田縣城,在路經霞溪時,敵人槍殺了身負重傷、行走不便的湯軍。
在莆田監獄,陳天章堅持對敵斗爭。敵人軟硬兼施仍一無所獲。1930年12月28日,這位24歲的共產黨員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含笑走向刑場,獻出了自己壯麗的青春。他的革命引路人陳國柱得知后寫了傳頌千古的詩篇,評價、懷念這位學生、戰友:十年門下喜相逢,世事滄桑痛鞠兇。早歲憐君離怙恃,一心羨爾拯工農。勢成騎虎還摧敵,陣合長蛇尚挫鋒。聞說城南遺跡在,還留碧血染青榕。 (陳寶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