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在這浩繁的文化典籍中,包含著豐富的史學著作,《二十四史》就是其中最有影響、最有價值的一套史學巨著。所謂《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史書合在一起的統稱,它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二十四史》中各部史書的體例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主要以人物為中心,記載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和有關歷史事件。莆田、仙游自唐代立縣以來,崇儒尚學、文教發達、科舉鼎盛、著述如林,因而人才輩出,入正史者比比皆是。然《二十四史》中立傳的莆仙人到底有多少,從近年來莆田出版的報刊雜志來看,眾說紛紜。筆者查閱《二十四史》后得知入傳者81人(含附傳5人),其中唐代2人、宋代34人、元代1人、明代44人,分別載入《新唐書》《宋史》《元史》和《明史》之中。
1. 林 攢,字會道,莆田人,官至福唐尉。
2. 林 蘊(?-826年)字夢復,莆田人,唐貞元四年(788)以明經及第,官至邵州刺史。
3. 潘慎修(938-1006年),字成德,莆田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
4. 方 偕(992-1055年),字齊古,莆田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官至光祿卿。
5. 蔡 襄(1012-1067年),字君謨,仙游人,宋天圣八年(1030)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
6. 徐 鐸(1151-1105年),字振文,莆田人, 宋熙寧九年(1076)狀元,官至吏部尚書。
7. 王 回(1049-1101年),字景深,仙游人,宋熙寧六年(1073)進士,官至監察御史。
8. 陳次升(1044-1119年),字當時,仙游人,宋熙寧六年(1073)進士,官至右諫議大夫。
9. 傅 楫(1042-1102年),字元通,仙游人,宋治平四年( 1067 )進士,官至亳州知府。
10.許敦仁,仙游人,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官至兵部侍郎。
(未完待續)(林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