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如今,隨著打火機的普及,曾是老百姓日常必需品的火柴,已經很難買到了。可是,這小小的火柴盒上,卻有一樣收藏愛好者們非常喜歡的好東西,那就是火花商標,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熟見的火柴盒上的貼畫。火花的歷史已有190年,火花最初僅作為火柴的商標用于火柴流通。歲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貼畫也慢慢突破了商標這一概念,變成了一個包羅萬象的藝術世界。方寸火花濃縮了大千世界。
道光年間,火柴從西方傳入中國,當時作為貢品獻給大清皇帝。火柴發明之初屬于一種高檔的取火工具,擁有它曾是權貴的象征,各種材質造型和圖案裝飾的火柴盒應運而生,盡現能工巧匠之風采,折射出火柴文化曾經的輝煌。中國于一八七七年建立第一家民族火柴廠“上海制造自來火局”,至今已歷經一百四十年的風雨滄桑。眾所周知,火柴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二是火花既是商標標識,又是一種傳統文化藝術,被譽為“郵票的姊妹花”。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兩分錢一盒的火柴。有一次放學回家,家里桌上擺放著一盒火柴,我被火柴上的火花(貼畫圖案)深深吸引,上面是一幅福州風景圖。只覺上面圖案好看,我就把火柴梗倒出,用平時常用的“雙喜”火柴盒裝上。從此以后,只要看到不同圖案的火柴盒,我就會用常用的火柴盒換上。走在大街小巷看到人家丟棄的火柴盒,我都會彎腰去撿并用手帕擦干凈。不知不覺竟積存了上百種火柴盒,我小心翼翼地把火柴盒泡到水里,慢慢地將貼在上面的火花揭開來,再貼在揩凈的玻璃上,待涼干時,再把它夾進日記本里。放學后,我會跑到車站轉悠,撿拾旅客扔掉的火柴盒。從那以后,我愛上了火花收藏,集腋成裘,兩大本日記本已夾滿了圖案好看的火花。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普通民眾家里經濟條件之困窘可想而知。孩提的好奇天性和青春的探索沖動,讓我很早就有收藏各種“好看”、“好玩”東西的嗜好。但因家中經濟條件不好,就只能收集一些基本上是人們丟棄的東西。那時人們不懂火花收集,同學們看到我撿拾火柴盒還經常笑話我,但他們也會把家里用過的空火柴盒裝進書包里帶給我。
之前,我自己通過用水浸泡火柴盒的方法獲取火花,不僅費勁而且成品質量也不好。到了中學時期,經“高人”指點,年少的我為了收藏更多的尚未貼盒的完好火花,開始給全國各地的火柴廠寫信郵購成套火花。那個年代的人都很淳樸,收藏火花的人也有限,火柴廠的人看我特意寫信過去都很樂意把火花郵寄給我,當時我和全國好多家火柴廠都有聯系。從此,火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牢牢地吸引著我。那一枚枚內容豐富且令人遐想的人物、山水、動物、蔬果、歷史圖案,給一個精神饑渴的孩子提供了豐富食糧。從此,我和火花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走上社會后,我利用大部分業余時間廣泛寫信,聯系全國各地的數十位火花收藏名家。每周,我都會收到與各地花友的聯系信件數封。同時,我還利用出差的間隙,拜訪所在地花友或到火柴廠購買火花。日積月累后,我搜集到一定數量的成套火花。
火花與郵票同屬微型藝術,關注程度卻并不及郵票那么廣泛,但實際上,一枚珍貴的火花,身價絕不亞于一枚珍貴的郵票。據相關資料記載,世界上第一枚火花誕生于1827年,由英國克里夫蘭郡的史托克登公司出品,這枚最古老的火花,是為了紀念英國藥劑師約翰·沃克。他于1826年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為表彰他的杰出貢獻,世界上的第一枚火花也以他命名,并在火花上印有他的頭像。最初的火花主題都是以人物為主,后來才出現記載事件的火花。中國最早的火花則是1879年廣東巧明火柴廠生產的“舞龍牌”火柴貼畫。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火花品種已達20余萬種,火花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一枚枚火花記錄了大量的史事歲痕。火花以其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及其以小見大、包羅萬象等特點,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
我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收集火花到現在,已收藏了幾萬枚火花。書房書柜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火花,無數的火柴盒在這里都成了寶貝。碩大的工作臺是我了解千年史卷、繪畫書法、生活百態的天地。臺燈下,小小的光束,陪伴我走過收藏的幾十年,陪伴我漫步在火花的藝苑里。長期的收藏,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
現如今,本土火花收藏難度大,但我對火花收藏的熱情有增無減。我不僅將目光放在過去珍品火花的收集,而且面對匠心獨具的中國火花,幾乎廢寢忘食地整理、欣賞、研究。此外,我還還將精力花在藏品研究及有關資料上,不再是盲目收集,而是對火花進行分辨、探索,從其年代、品相、質地、廠家、真偽等方面予以分類、取舍,收藏眼光大有長進。當看到自己撰寫的火花研究心得、論文等文章發表在《中國火花》《江蘇火花》《亞洲火花》等刊物時,愉悅之情油然而生。2009年6月,我被評為“首屆新中國火花收藏名家”。
回望自己的火花收藏之路,頓然生出深深感悟:火花收藏貴在堅持,尤其對當代人來說更是一種挑戰。也正是火花的來之不易,才更令人感受到尋覓過程中的樂趣。只有從藝術和歷史雙重角度去鑒賞和收藏火花,才能真正體會到火花的魅力。
隨著時代腳步的不斷前行,火柴慢慢退出了我們的生活,火柴廠紛紛倒閉,作為火柴商標的火花也變得越發稀有。然而,火花就像是被抹上歷史印記的民間名片,它值得被妥善珍藏,代代相傳。我相信,只要在火花收藏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不改初衷,生命就一定能發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