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銀華
傳說壺公山山坳里有個水潭,潭邊住著一戶貧困人家,父子倆相依為命,父親因上山采藥時不慎從山崖摔下,全身癱瘓。兒子怕父親一人在家,遭到虎狼豺豹侵害,出門總要把父親背在身上,因而成為四鄰八鄉(xiāng)交口稱贊的孝子。他們家邊上的水潭也被人們叫做“孝子潭”。龜蛇洞的龜蛇兩妖對孝子潭惦記已久,想方設法要霸占它。他們經(jīng)常出入在潭邊沿路劫貨擾民,弄得游客和周邊百姓都不敢從潭邊經(jīng)過。孝子一家的生計和生命也受到威脅。于是孝子就背著癱瘓的父親到名山宮向媽祖禱告求助。
時值旱季,孝子潭干涸,龜蛇兩怪覓食無著,于是又到潭邊攔路搶劫。這天媽祖化身成村姑,挎著一籃食物走到他們跟前,對他們說:“只要你們轉過身去,我就把這一籃食物留給你們。”龜蛇兩怪一看,只是一名弱女子,心想再怎么著也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于是便轉過身去。媽祖乘他們轉身不注意時,迅速出手,把兩張畫好的符咒,分別貼在他們身上,于是他們就被定在山路兩側。
至今,龜蛇二巖(俗稱“公母石”)仍舊屹立在山道兩側,巖石上還依稀可看到符咒榜文的字跡。傳說孝子坐化后經(jīng)媽祖點化引渡封為壺公山土地公,坐鎮(zhèn)在潭邊山路交叉口,日夜護佑著登山游客和山民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