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榮
一
清清的木蘭溪水從美麗又高聳的石角谷上彎彎曲曲、深深淺淺地奔騰而來,在東西鄉平原上,在一個叫蓋尾的鄉鎮,緩緩地流過。或許這里的木蘭溪處于中游的河段,寬闊、干凈、靜謐,偶爾突兀的沙灘淺淺地攔阻著流水的流速與流向,形成一圈圈淺淺的波浪,婉約而又抒情,像一首宋詞的平仄,時不時詠嘆著欲唱還止的抑挫,讓人的心事不免隨波逐流,在流水中追憶著兩岸村莊的那些人、那些事。
前連村就在木蘭溪的南岸,岸堤上的土看起來有些疏松,其實是非常堅硬或叫柔韌,硬生生地把一溪流水擋在某個規定的流向,讓它自由地流向前方。溪邊的草叢野蠻而又茂盛,肆意地生長,連綿成一條與溪流一樣漫長的草帶,水流、青草、原生態的堤岸,共同構建著莆陽大地上生機蓬勃的生命意境。本來這里應有一處古老的渡口,或許掩映在草叢之中,或許荒廢在時間的近處,或許在我有些恍惚的尋找中,遺忘在目光之外。
前連村坐落在木蘭溪中游的南岸,東靠云頂山,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給前連村一份天然的山川美景。這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村莊,數百座瓦屋連綿,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小巷、屋邊的水田,平坦、廣闊、安靜、金黃的稻穗泛成金色的海洋。溪風吹起,陣陣的谷香沁人心脾,一、二壟甘蔗林,青翠、挺拔、整齊、生機盎然,波動著一座古老村莊無限的生命氣息。那條水聲輕盈的前連溪像一條彎曲的水溝,清澈的水不停地穿越著、叫喚著,讓前連村的村里村外蕩漾著生生不息的生命氣息。
前連村淳樸的平原村莊氣息,從我走進村頭的那一剎那間,包圍了我的思緒與感覺,一直彌漫著村莊遙遠的歷史。或許正是這種依山傍水、稻田如綢的地理,以其頑強而又博大的生命力,生機盎然地養育了前連村,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前連人,養育了前連村獨特的人文景觀,養育了前連村層出不窮的秀才、舉人、進士和他們不朽的著作。
徜徉在前連村的陌巷,穿越連綿的古民居,撫摸著一堵堵屹立幾百年的長墻,我的心一直隨著那一縷溪風在尋找,尋找前連村的美麗與滄桑,尋找前連村的歷史與文化,希望在這古風激蕩的村莊,邂逅著一種農耕文明的標本,一種莆陽村落的經典,一種原汁原味的原鄉。因為在我前行的道路上,已經積淀了八百年豐厚的文化沃土,那一層層沉甸甸的郁積著此起彼伏的讀書聲,這種聲音既能夠穿透歷史時空,又能夠穿越每一代人的文化記憶,讓我們探尋的目光清晰地讀懂千年的往事,和散落在時光阡陌上的一代代前連人的心路歷程。
廣闊的前連村分布著數不清的古民居,這里居住的村民絕大部分屬于連氏。在莆陽或中國有著無數聚族而居的村莊,但前連村是最具特色的,只要你走進它,一生就不可能忘記它。連氏、古民居、古村落,幾個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疊合在一起,讓我的筆端一直順著文化丘脈的流向,走進前連村的前生今世。
二
從木蘭溪水上掠過的那一縷清風,徐徐地打開了連氏祠堂那厚重的大木門,幾響“吱吱啞啞”的木門聲,為我的尋找洞開了一條深邃的歷史文化之路。當我的左手觸摸著抱鼓石那圓滑的石體,那種自然、輕松、濃重、親切立即擊中了我的思想,讓我渾然沉入了八百年前的歷史深淵,盡情地享受著時光的緩慢與古樸。
“春秋祭祀彰先德,科甲聯芳啟后賢。”這是連氏宗祠門口石柱上的一副對聯,簡單明了,忠孝禮廉,把一個家族的前世今生表達得如此光榮。或許每一個家祠宗廟都是用類似這樣的對聯,這樣明確的指引,告訴后人,一個家族榮辱成敗的道理,承前啟后,每一個祠堂每一個日夜的燭火煙香,點燃的不僅僅是祈禱,也有著一個家族千百人心中不滅的夢想。連氏家族的祠堂創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雖經明清兩代重修,但仍保存著宋代的建筑風格,以其古老而又深厚的建筑形體告訴我,這一個家族不朽的傳奇。
“上黨家聲大,鳳阿世澤長。”從這副大門楷書的對聯中,我們可以尋找這個家族的文化源頭。
中華連氏肇基于山西上黨,是一個姓源古老、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姓氏,距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連氏不斷繁衍生息,播遷流徙,遍布九州,綿延至今,成為炎黃子孫中人才輩出、精英薈萃的姓氏望族。南宋年間,連氏先祖連治丞率子孫從連坂遷居到蓋尾前連,開枝散葉,成為鳳阿連氏的先祖。為什么叫鳳阿呢?從《鳳阿連氏阿頭族譜》上,可以清楚地辨識到連氏家族遷徙的路線圖,連氏入閩始祖連愷,世居光州固始縣,自唐僖宗乾符年間以 明經擢第,為江蘇常州尉,至唐廣明庚子元年(公元880年)任葉州通議大夫,于中和年間(公元881-885年)奉雙親之命,遷居福建閩縣。
連氏遷居福建閩縣之后,至九世連治,遷居仙游。連治生三子,長子連鉞及長孫連謙嗣承連治前連鳳阿祖祠。次子連釗遷居惠安壩頭,為惠安壩頭連氏始祖一派。三子連錫及孫連訓,入德化縣佶頭。連治三子分居三頭,共奉仙游前連村,連治為鳳阿始祖而俱成鳳穴,故稱“鳳阿”。
從連氏遷徙福建閩縣,又移居仙游前連這一條文化脈絡上,前連村無疑是莆陽連氏的最早居住地,在莆陽開族已有八百多年了。八百年間,連氏開枝散葉,子孫繁衍,已遍布莆仙諸多鄉村,梧塘、大洋、莊邊也分布著一些連氏后裔。而前連作為連氏遷莆的始居地,不僅有著近萬個連氏子弟,而且仍保存著不少與連氏有關的文物,那些祠堂、古民居、寺廟、古橋、古樹、古井、古溪道,以其久遠的歷史敘述著一個家族深厚的文化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