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我認識劉金林是在漫畫恢復生機的上世紀80年代初。他是改革開放后莆田縣里冒出的首批漫畫作者之一,常有漫畫作品在報刊上發表,漸漸為人所知。
那時,他在涵江公社工作。在參加一次公社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上,我見到了他。他為人低調,不喜張揚,見到熟人齜牙一笑,與人寒暄三言二語,沒有多少客套話,人挺實在。開會也 不大發言,坐在不顯眼的地方靜靜地聽,似乎有些木訥,而一雙眼睛看人看事卻很有穿透力。
那些年,我也偶爾畫一些漫畫在報刊上發表。緣于愛好相同關系,我和金林時有往來。當時世事日新月異,社會變化極快,惟金林不變,見人仍是齜牙一笑,拉拉手,客套話不超過三句半。
金林從小就萌生了繪畫興趣,上小學時就開始用木炭在墻上涂鴉,畫花、畫鳥、畫小朋友hellip;hellip;沒有誰教過他怎么畫線條,怎么用色彩,甚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畫畫,只是喜歡畫。他還因畫漫畫得到老師“甲上”的評語,后來,他學畫漸癡,漫畫之路就此起步了。早年跟隨著名漫畫家蘇田老師學藝,后來自費“晉京”深造,得到漫畫泰斗方成、中央美術學院著名漫畫家韋啟美等名師的言傳身教,讓他受益匪淺,畫藝大增,奠定了他厚實的繪畫功底。
那時,他連續四年在《莆田報》發表《老牛軼事》四格系列漫畫作品,那可愛而可笑的老牛故事,集中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的面面觀,而且有著作者的心靈軌跡,在冷嘲熱諷中,讓人捧腹之余而獲得某種啟迪與感悟??v觀劉金林漫畫,約略可以歸納為:反腐倡廉的吶喊、環保意識的呼喚、人間真情的贊美、精神文明的頌揚、平安和諧的關注hellip;hellip;作者視角獨特、立意新穎、大題小作、以小見大的創作技巧,情在畫中,意在筆外,令人笑中感悟哲理,讀后回味無窮。他的作品《童言無忌》還榮獲全國首屆反腐倡廉公益廣告大賽漫畫類優秀獎。誠然,他對漫畫執著追求的熱情也越來越強烈。幾十年堅持下來,劉金林的漫畫技法日益成熟,筆墨簡練、線條流暢,往往寥寥數筆就使一個充滿個性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其刻畫的人物,形象幽默、性格鮮明、意趣盎然,讓人過目不忘。透過他的漫畫,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其對生活觀察之細致入微,體驗之深刻獨到,愛憎諷喻之分明,顯示了一位漫畫藝術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他筆下的水墨漫畫肖像,根據人物所從事的職業、個人愛好等,用漫畫表現形式精心創作,把揮灑自如的筆墨技法和準確洗練的造型高度結合,很好地表達了作品的主題。他的很多反腐倡廉及精神文明等社會題材的漫畫作品,試圖在紛繁多維的生活碎片里,掇拾他認為可供一樂、可資一悟、可究一得的鏡頭,進而形成他的漫畫筆墨,讓生活滿含諧趣,讓民俗浸漫雅韻,讓美術彰顯文化。他的大量漫畫作品,都是以“平民百姓”為創作符號講述老百姓故事,體現平民精神,為人民發聲,為人民傳播正能量,深受老百姓喜愛。金林工作之余,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漫畫創作。他畫出不少好作品,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省、市美展和各種漫畫大展并屢有獲獎,部分作品還流傳到海內外,被有識之士收藏。
金林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這與他長期從事基層文化工作有關,他常年走村穿巷,廣收博采,于紛繁的史實中發現閃光點,從枯燥的典籍里洞見不平凡,更在廣泛的交際間搜得許多新鮮事,進而成為漫畫創作源泉。他把平日收集到的古代笑話縮編成短話,并配上漫畫,其漫畫系列作品《笑話笑畫》、《十二生肖笑話笑畫——錢錢錢》幽默詼諧,妙語連珠,使人開心拊掌,忍俊不禁而開懷大笑。豐厚的莆田地方文化藝術底蘊也讓他看得更遠,創作的領域更寬,技巧更熟練。由于他對莆仙戲文化積淀的厚積薄發,戲筆戲墨,移情入畫,其創作莆仙戲系列漫畫《莆仙戲畫》系列就自然敦樸,拙趣橫生,不但入展莆田市首屆書畫藝術節,還入選了福建省美協主席團成員展。近年來,劉金林又在探索把漫畫特有的語言,用中國水墨畫的手法來表現、去傾說,尋找融合的“密碼”,傳遞心靈的信息,并配以俗諺打油詩,力求雅俗共賞,寓莊于諧,寓教于樂,意奇味新,拙中見趣。
幾年前,金林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有了較為充裕的時間,但仍離不開漫畫。他依舊不減當年癡心作畫,他醉心探索中國水墨畫與漫畫的融合,恣意抒情,自得其樂,且配以打油詩,追尋著紛繁世界中我們所共同的夢,提醒著每個人,什么是生活中最為質樸和本質的追求,使人笑口常開。他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民俗充滿虔心,對藝術充滿癡心”,一如既往,佳作迭出。近年,劉金林的漫畫作品引起藝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著名作家、書法家陳章漢說他作品:“會感覺鄉風可煮,古意沛然。稱其為風俗畫,似乎有教無類,信手拈來,舉凡村頭村尾,埕上埕下,門里門外,腳前腳后,世間熙來攘往,百姓喜聞樂見,不管牛羊豬狗,無分耕讀漁樵,經金林睿眼擷取,妙手點化,便意味深長,有如生活與夢的邊緣,飛起如許祥云,讓你怡情養眼,心向往之?!币幌捳Z,讓我們真切地讀懂了一位漫畫癡迷者的內心世界。他的作品被貼上“平民化”、“接地氣”的標簽,并繼續帶給人們不同的體悟和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