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在素有“文獻名邦”之譽的興化平原上,卓家祺以自己的艱苦奮斗和卓然成就,活躍在莆仙畫壇上。
卓家祺出生在莆田城里的一個美術世家,曾祖父卓黃光是個清末武官,閑時喜好書畫,據說卓老爺子的爺爺是開銀飾店的,銀飾上花花草草、飛禽走獸的種種畫樣,都出自黃光之手。卓黃光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愧群在上海美專深造,學的是中國畫,小兒子立軒在杭州藝專深造,學的是西洋畫,一中一洋,學成之后雙雙回鄉。這給少年時的卓家祺接受中西方繪畫打開了啟蒙之門。打上小學起,卓家祺就熱衷與書畫為伴,幼年時期,他的繪畫天賦便初露端倪。
1957年,卓家祺考進福建師大美術系專修油畫,打下了堅實的西方繪畫基礎。畢業后,分別在仙游和莆田的教育、文化部門工作,從此便在藝術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步。卓家祺早年在深造俄派油畫,中年改修傳統國畫,他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徑,把油畫語言的造型、結構自然巧妙地融入中國畫的筆墨中,使兩者水乳交融、自然天成,拓寬了中國畫的創作方式,其語言表達也顯得更深入、大膽。他的線描功底深厚,秀逸灑脫,行筆間的馳騁與頓挫,表現出一種超乎于世俗的氣韻和節律。在繪畫技法上,卓家祺擅長于淡墨輕染,他的清雅仕女畫便是典型的范例;月光透過茂密的樹木,從人物的背后漫射而出,朦朧之間讓筆、墨、色柔和地交融,以墨與線的交織,塑造出純真、可愛、稚氣未脫的少女形象。
記得曾經有一位畫家說過:“深感畫人之難,就畫男人和畫女人比較,畫男人易而畫女人難,畫各種類型的女性中,畫美人為更難,其難者是既要畫出符合人類與時尚的審美標準的lsquo;美rsquo;來,還得畫出個性和特定的環境下的喜、怒、哀、樂的各種姿態,不能只畫個lsquo;千人一面的美人坯子rsquo;?!弊考异鲃撟鞯氖伺嫛稊X香圖》《嫦娥奔月》《飛天古樂》《白露》,畫風細膩、形態灑脫、格調高古,充滿著清新、淡雅、寧靜之感,筆墨間隱約透射出畫家心靈深處對美的真愛和向往,以及對生活的美好祝愿。
卓家祺畫中國畫,絕非偶然。他屬“科班”出身,原先畫油畫、水粉畫,也畫過不少連環畫。他畫的連環畫《包公牽驢》《錢四娘》等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和扎實的造型功底?;蛟S是豐富的人生閱歷使然,或許是工作條件的幾多變化,他要尋找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藝術樣式。相對而言,西畫重狀物,中國畫重寫心。于是他自覺選擇在中國畫領域里遨游。毋庸諱言,他從西畫切入中國畫,對傳統藝術精髓的體認,對傳統精神的理解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深化。他確實下了一番苦功,并且潛入到傳統藝術的深層中去,他的幾十年的文化修養積累、西畫的造型、色彩因素等都融入進去了,他得心應手地找到了抒寫心意的載體,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
卓家祺少遭困厄,長成后亦曾逢艱辛,然而,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卻看不到一絲生活的陰霾。相反,他的畫作大多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風格明媚秀麗,力圖讓觀者盡情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這些從其筆底源源不斷地涌現的美好景象,也表達了他對世間蒼生的善良祈愿。卓家祺年復一年地勤研朱墨作春山,以生花之筆把大自然和人生的美好氣象播撒人間。在他的畫里,我們領略到的,已不僅僅是他筆下的形象之美,還有著他作為美術家在人格和襟懷中的那一份晴朗澄明之美。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卓家祺仍然精神矍鑠,筆耕不輟,他在平心靜氣地畫畫,在每幅畫里營造不同的意境,用墨彩體章傾訴他對人生的理解,宣泄自己對藝術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