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冷
清明節前夕,我們拜謁了蔡襄陵園,也拜訪了一位從北京回來的仙游籍部隊老首長,聽他娓娓道來家庭族譜中關于蔡襄與洛陽橋(亦稱萬安橋)的傳說,頗為感人。
蔡襄,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游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先后任館閣??薄⒅G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洛陽江口還是一個荒村古渡,名叫“萬安渡”。這里水深浪急,過往的船只每遇狂風則檣傾楫摧。原來,這是江妖水怪在興風作浪。據說當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時,曾掏出腹中腸肚拋入洛陽江中;不料年深月久,這些腸肚變成了蛇怪、龜精,常在洛陽江中攪浪掀波,致使不少舟舶沉沒海底,無數渡客葬身魚腹。
有一天,一艘渡船離開岸邊駛近江心,忽然有龜精蛇怪浮出水面,頓時狂風呼嘯,濁浪排空,小小的渡船眼看就有被吞沒的危險。就在這萬分危急之際,突然從空中傳來連聲呼喊:“蔡大人過江,休得無禮!”那龜蛇兩怪聞聲慌忙遁逃。霎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無恙、順利抵岸。旅客面面相覷、十分驚奇,不知到底誰是“蔡大人”。有一位仙游的孕婦,丈夫姓蔡,她心想將來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許愿:將來孩子如能成器,定叫他在洛陽江上修建一座大橋。那婦人回鄉之后,果然生下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謨,號端,從小勤讀詩書,十分聰穎靈慧。
到了蔡襄長大懂事時,蔡母便對他講起當年過江遇險絕處逢生的經過,殷切叮嚀兒子要實現她許下的造橋夙愿。蔡襄默默地把母親的囑咐記在心里,從此更加發奮苦讀,立志要成為一個能替黎民興辦事業的人才。不久,朝廷開科取士,蔡襄以才學廣博,被擢選入朝為官,授封端明殿大學士,頗受皇帝的器重。他心里惦記著母親的造橋愿望,卻又感到無耐和苦惱:老是呆在京城,何時才有機會到泉州建造洛陽橋呢?有一天,他奉召陪皇帝游賞御花園,蔡襄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暗中托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上寫下兩行大字。不一會,螞蟻紛紛爬上芭蕉葉吮吸蜜汁。那皇帝發現密密麻麻的螞蟻竟然爬在帶字的芭蕉葉上吮吸,甚為驚奇,不禁移步近前,望著芭蕉葉上的字脫口念道:“蔡端蔡端,泉府做官!”蔡襄一聽喜出望外,急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并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于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愿造橋的心事,皇帝見他再三請求、主意已定,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晝夜兼程趕到泉州赴任,立即召集屬僚鄉賢商議建造洛陽橋,并親自到江邊察勘,下令招募造橋工匠,籌集建橋資金。洛陽江兩岸百姓聞訊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工匠們紛至沓來,各呈技藝。開工那天,江岸人山人海,人潮涌動,場面十分壯觀、熱鬧??墒牵捎诼尻柦八熚謇铮畈灰姷住?,一船船石料拋下江中,霎時被洶涌的狂濤卷得無影無蹤;龜精蛇怪拼命翻江倒海,撞沉了好幾艘木船。橋墩奠基受到挫折,太守蔡襄一時愁眉苦臉、無計可施。一天夜里,忽然夢見一位白發蒼蒼的仙人指點他“龍宮遞榜,求助海神”,急忙披衣而起伏案疾書。蔡襄奮筆草擬了一道黃牒,要求東海龍王助一臂之力,退潮三日,好下橋基。寫好黃牒后,便坐堂詢問左右吏役:“何人下得海?”恰巧有一位衙吏,名叫“夏得海”,一聽傳喚,趕忙回答:“小人夏得海!”當他知道太守要派他把黃牒送入海底龍宮,暗自叫苦,只得硬著頭皮奉令而去。他邊走邊想:若要下海,定難生還;如不履令,難保身家性命。索性沽了一壺酒,喝得酩酊大醉。夏得海跌跌撞撞來到海邊,醉倒在沙灘上。此時正好漲潮,他仿佛被波臣帶入水府,朦朧中只見美麗善良的龍宮公主捧出玉液瓊漿hellip;hellip;誰知一覺醒來,手中的黃牒不翼而飛,手心卻赫然寫個“醋”字。夏得海甚感莫名其妙,慌忙踉踉蹌蹌跑回府衙向太守稟報。蔡襄正在為橋基難奠絞盡腦汁,一見“醋”字,頓然大悟:這“醋”字拆開來不就是“廿一日酉時”么?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時辰!蔡襄轉憂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門頭張貼布告,諭令洛陽江兩岸民眾和造橋工匠,火速作好奠基的準備。廿一日酉時,洶涌的海潮果然退盡,整個江底裸露無遺。蔡襄親自指揮數千名工匠拋石奠基、砌筑橋墩,洛陽江畔車水馬龍,穿梭不息,工程浩大的洛陽橋終于奠定了堅實的橋基。一座座堅固的橋墩巍然屹立在江中??墒堑搅似鲋谒氖鶚蚨諘r,江邊的石頭已經用盡,如果不能趕在海水退潮三日期限內把最后一座橋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嘯而來,就會沖毀橋基,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