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氏后裔在陳應功宗祠中舉行祭拜活動。
近日,百余位陳氏后裔聚集在涵江涵東街道蒼然社區的陳氏宗祠前,舉行陳應功宗祠落成慶典儀式。
陳應功,宋代,名垂青史的另一功績為發明“曬鹽法”。福建沿海自古盛產海鹽,但此前均用柴草煮煉海水獲得,成本大又不方便。有一次,陳應功書寫時用海水磨墨,后來硯中墨汁干了,發現留有白色結晶體,嘗之竟為咸味。他恍然大悟,便率鄉親在海邊筑埕攔蓄海水,再讓陽光曝曬,果得海鹽。此法既節約成本,又可大量生產,很快在家鄉莆田推廣,并傳至外地沿海,系中國第一位總結推廣“曬鹽法”的莆田先賢,人稱“鹽公”、“鹽神”,世代祭祀。涵江原有一座陳氏祠宇于2000年舊城改建時被拆除,后于2010年10月重建此祠宇的首層,2013年6月又開始續建了第二層。兩期共用資100多萬。 (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