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桂明
《三國演義》開頭篇里的一首詞:“滾滾長江東逝水hellip;hellip;”,據有關記載,不是作者羅貫中之作,而是明朝一位名叫楊慎的狀元寫的。他在為官當縣令時,因故被貶到廣西邊遠山區,成為落魄狀元。一天過江渡船,在漁夫的船上,酒逢知己,談論歷史,暢談人生,寫出的篇章堪稱千古絕唱,至今廣為傳唱。鄙人想談談膚淺體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hellip;hellip;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歷史上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受盡浪花的熏陶。其所作所為,是非成敗,隨著時光的流逝,都成為“轉頭空”的過去。人們議論的是是非非,已流傳為飯后的談資,說笑之無稽。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詞中交代,落魄狀元在搭乘白發蒼蒼的漁夫之船,以酒澆愁,偶然酒逢知己,兩人話近投機,暢談歷史、暢談人生,一壺濁酒,使狀元慷慨激昂,興然命筆,迸出內心的吶喊,留下的千古絕唱,把人生描寫得淋漓盡致。確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蘇東坡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都不及狀元的“一壺濁酒喜相逢”、“慣看秋月春風”。足見其人生觀袒露得如此酣暢淋漓,高瞻遠矚。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山五岳,千百年來,巍然屹立,而人生能有幾度夕陽紅。古時有人把夕陽寫得悲凄絕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大元帥葉劍英在他八十壽辰那年,寫了一首自勉詩。“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元帥把夕陽下的青山描寫得生機勃勃,郁郁蔥蔥,層林盡染,萬山如黛,蒼山如海,夕陽如血,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夕陽西下,顯得光芒四射,光輝燦爛。把“黃昏”當作一首贊歌來贊美、來贊揚、來歌唱,唱出“滿目青山夕照明”的美好旋律,突顯軍事家的博大胸懷。
偉哉!“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老年朋友們盡情地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