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堂
一杯茶,品味人生沉??;一口香,快意煮茶春秋。清代時期,我省茶葉全面發展時期,八閩各府均產茶,同時茶類品種齊全,有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四大類,還有再加工的花茶、磚茶。據郭析蒼《閩產錄異》載:“閩諸郡皆產茶,以武夷為最?!睍袑Ξ敃r茶區茶類學有較詳細的記述:武夷茶區有巖茶、外山青茶、洲茶、白茶等。甌寧茶區有龍鳳山茶、大湖水仙、小湖烏龍、大湖烏龍等。福寧府茶有太姥綠雪芽、綠頭春、福鼎白琳、福安松蘿、寧德支提等。福州府茶區有福州鼓山半茶,侯官之水西、鳳岡、九峰山、林洋、華峰、長箕嶺、長樂之懈谷,福清之靈石、永福(永泰)之名山室、方廣巖,連江之美肇、石門等地均產佳茗。泉州府茶有泉州香茶。興化府茶區有鄭宅茶,清代入貢,品質極佳。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采茶行》曰:
春山曉露洗新碧,宿鳥倦飛啼石壁。
手攜桃杖歌行役,鳥道紆回愜所適。
千樹朦朧半含白,峰巒高低如幾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撥草驅煙頻躡屐。
采采前山慎所擇,紫芽嫩綠敢輕擲。
龍團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
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后鄭宅。
逢春吸露枝潤澤,大招二陸棲魂魄。
據清代徐昆《遁齋偶筆》:“鄭宅茶,閩中興化府城中鄭氏所制,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雖武夷巖茶不及也。所產無幾,鄰近有茶十余株,味甘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時使人謹伺之,烘焙如法,籍其數以競貢,間有烘焙不中選者,以餉大僚。然亦無幾?!毕鄠鬣嵳杈褪悄虾嵤先值軓慕ㄏN的在今園莊楓林種小茶。清代《續茶經》中所記《興化府志》:仙游縣出鄭宅茶,真者無幾,大都以贗者雜之,雖香而味薄。
乾隆年間,葉宮詹《觀國端午,恩賜鄭宅茶》“嫩芽來lsquo;鄭宅rsquo;精品冠閩溪。便覺曾坑俗,(按:建安北苑之曾坑,宋時貢茶為正焙)。應令顧渚低。溶溶云液澹,剡剡雪槍齊。石鼎烹 嘗罷,封緘手自題。”乾隆九年六月《總管內務府奏銷文件》記載,各地進貢茶葉多達六十余種。其中,乾隆皇帝最為喜愛的有三清茶、龍井茶、顧渚茶、武夷茶、鄭宅茶、觀音茶、六安茶、黃茶等。其中的武夷茶和鄭宅茶都是乾隆皇帝最為鐘愛的茶類。乾隆皇帝為皇子時,曾于冬夜烹茶,并有“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的感慨。《鄭宅茶》乾隆御制詠茶詩:榴枕桃笙午晝賒,紅蘭香細透牕紗,夢回石鼎松風沸,先試冰甌鄭宅茶。水遞何須古辣泉,滿杯香露侍兒煎,浮瓜沈李渾無事,為詠盧仝椀篇。
揚州八怪之一汪土慎,他的家鄉出產名茶,他嗜茶成癖且精于茶道,在當時有“茶仙”的美譽。他曾對《鄭宅茶》詠詩寫道:閩茶今有鄭園良,細玩封題清晝長。云霧冥蒙春放紫,槍旗浮動夏生涼。杯中皎月一分碧,舌上靈苗盡日香。未必龍團能勝此,好加護惜待人嘗。
《仙游縣志》記載:仙游茶葉始植于隋代。唐、宋間鄭宅茶已為貢品,名聞京都。《福建農業大全》將鄭宅茶葉列為明、清時期福建七大名茶之一。據傳,歷史悠久的鄭宅茶,是楓林人士鄭某長期從事茶生產加工而成。宋時,蔡襄品飲鄭宅茶后,贊賞有加。當地還流傳蔡襄當修建洛陽橋時,也奉上鄭宅茶祭拜河神。當年,蔡襄還帶鄭氏茶品入京,皇帝品茶后,龍顏大悅,以鄭姓賜封為貢茶(鄭宅茶)。
國家一級評茶師鄭仲陽說:“莆田茶文化歷史非常悠久,鄭宅茶深受歷代君臣墨客青睞,只是莆茶系列的品牌的其中之一。莆田早在宋代就出現了貢茶,繼陸羽的《茶經》后,《茶錄》是宋代蔡襄作于宋皇佑年間的茶學專著。我們要多加學習與弘揚莆茶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精髓。近年來,我市許多茶企通過各種比賽平臺,獲得的多項榮譽都是更好地促進全市茶產業發展,我們應當更進一步加強名優茶的科學種植、安全生產和銷售力度,讓莆茶長遠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