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
嫁個女兒,家里少掉一口人,父母的心似乎就空落落的。生兒子的人家,不僅娶個媳婦回家,過個一年半載,又增添一兩個小孩,一下子增添了幾口人,顯得人丁興旺。
盡管聘金一路飆漲,很多家庭還是咬緊牙根要拼生兒子,生了兒子就開始盼啊盼,盼著兒子結(jié)婚成家。
結(jié)婚當(dāng)天,娶親的隊伍早早就到女方家里,迫不及待要接新娘子回去拜堂。娶親的隊伍共有二十幾人,一般是雙數(shù),一個個笑開了花,有說有笑,十分歡喜。女人們穿著大紅衣,手里拿著一把紅傘。嫁女兒的人家卻開心不起來,依依不舍。吉時一到,女兒是真的要嫁給別人家了!心肝軟軟的女人和新娘子已經(jīng)抱成一團,哭紅了眼睛。在“連哄帶騙”中,娶親的隊伍還是很快就將妝飾得十分漂亮的新娘子接走了。人一下子都走了,剛才那股歡聲笑語戛然而止,家里空蕩蕩,只留下嫁女兒的人家悵然若失hellip;hellip;
這以后,就要等女兒回娘家才能相聚了!也許是想通了吧,也許是出于無奈,于是,他們便不再憂傷,開始準(zhǔn)備一對新人回門的迎接事宜了。
第二天,新女婿就要去岳父母家做客——頭一遭。家里派早先就選定了的小舅子,到新郎家去給一對新人的回門引路。小舅子俗稱“阿舅仔”,小舅子的人選一般是自家兄弟的兒子,年紀(jì)尚小,生相款款,看著活潑可愛?!鞍⒕俗小笨墒堑谝淮蔚接H家去做尊貴的客人的,不僅受到歡迎,受到特別待遇,親家還要大方給“阿舅仔”一個大紅包,給一條香煙。
新娘的娘家人開始忙著準(zhǔn)備“請子婿”,設(shè)宴席接待新女婿,并答謝前來“捧花粉”的宗親。新女婿帶來足夠的香煙,逢男士就要分香煙,看到掌勺的大廚和幫廚,亦要一人一包煙犒勞他們。這下,新面孔跟宗親的關(guān)系就融洽、活絡(luò)了。
中午十二點,親朋好友入席落座,宴席開始。第一道菜是燜豆腐hellip;hellip;大家吃好喝好的時候,新郎可不能呆坐著只顧著吃,那樣會被人說不懂禮儀的。眼尖、靈活的小伙子才會受人歡迎。新郎趁著吃喝的間隙,時不時出來給各桌的男士分香煙,一個通關(guān)接著一個通關(guān),讓大伙兒充分享受吃喝,分得越勤快,說明這個新女婿出手越闊綽,自然更受歡迎。待宴席進(jìn)行到第六道左右,新人就要出來分香煙、喜糖,當(dāng)然,這個時候香煙可是一人一包地分發(fā)了。有的人家給女人也分一包香煙,讓她們肺花大開,連連稱贊。在分香煙、喜糖的過程中,遇到宗親中的長輩在座的,也要進(jìn)行問候、“問債”。一般有個能人在旁作介紹,這個是阿嬤,新人就憨態(tài)可掬地稱呼:阿嬤。阿嬤被叫喚得甜甜的,阿嬤喜極而泣,便從口袋里掏出事先備好的紅包,往新人手里塞去,嘴里喃喃:“大好,大好,早生貴子”hellip;hellip;然后,“伊”是阿叔、那是阿嬸hellip;hellip;
宴席的壓軸,是金錢粿加紅棗花生甜湯,眾人吃得甜甜的,外面的鞭炮鳴響了,眾人皆知宴席結(jié)束了,便各自起身在眉開眼笑中散席hellip;hellip;
新人總算有驚無險應(yīng)對了親朋好友的考驗,完成回門的任務(wù)。娘家人趕緊備好回禮,兩根帶葉子的甘蔗,上頭封了紅紙,掛著一小塊肉、蘆薈葉片。新人這才在娘家老小的叮嚀囑咐中甜蜜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