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由莆田市聾人協會、莆善情·智能助殘服務中心、仙游縣聾人協會、仙游義工協會、莆田全意太極館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提升品質‘香’遇美好”主題實踐活動,在中國仙游沉香博物館啟幕。二十余位聾人朋友在手語老師與志愿者陪同下,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沉香文化體驗之旅。
為確保聽障群體能夠無障礙參觀,中國仙游沉香博物館對活動進行了精心安排。講解員放慢語速,由手語翻譯同步傳達信息,同時借助圖文展板、高清香材標本、全息投影等視覺化展示手段,將沉香從結香、采擷到加工、品鑒的全過程生動呈現。從殷商時期祭祀用香的莊重,到唐宋文人香道的雅致,再到明清宮廷香事的奢華,在一件件精美的香雕和沉香原木展品前,聾人朋友們駐足良久,指尖輕輕觸碰展柜,感受著歲月沉淀的韻味。
嗅覺體驗環節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在手語老師的細致指導下,聾人朋友們親手揉搓、塑形、印模制作香牌。隨著一個個精美香牌誕生,沉香的芬芳不僅縈繞在鼻尖,更承載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互動區里,工作人員泡制的沉香茶,讓大家通過嗅覺與味覺,進一步領略沉香文化的獨特魅力。雖然無法用聽覺感受傳統香道的韻律,但通過視覺、嗅覺與觸覺,聽障朋友們深刻體會到了沉香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前覺得傳統文化離我們很遠,今天通過眼睛‘看’香、用手‘觸’香、用心‘品’香,才真正感受到中華香文化的魅力。”來自書峰鄉蘭石村的聽障人士陳彩萍用手語激動地表達感受。莆田市聾協主席黃平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推動聽障群體平等共享文化資源,更是一次溫暖的心靈觸動。感謝各方的努力,讓無聲世界也能沉浸式感受沉香文化,為無障礙環境建設增添了獨特的芬芳。 (時報記者 吳芹芹 通訊員 林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