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電(動)車防火很重要,嚴禁組裝和改造,及時檢查零部件,有遠見!”6月28日晚上,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一處戲臺上,演員們用三句半的韻律,將電動自行車防火要點編成朗朗上口的說詞,臺下戲迷們聽得津津有味。
這場由省文化和旅游廳、市政府主辦,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周末戲相逢”暨古韻新聲頌黨恩——“迎七一”文化惠民專場演出在古街精彩上演。荔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巧借非遺文化舞臺,將編排消防安全情景小品、互動科普等元素融入傳統戲曲展演,讓消防安全知識“唱起來”“活起來”“傳開來”。
演出前,戲臺周邊設置消防科普攤位,陳列滅火器、防煙面罩、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識等器材,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講解日常安全知識的方式,向前來看戲的群眾著重講解夏季防火知識、真假消防器材辨別方法、家中常備四大件等內容,送上消防知識“干貨”。期間,消防宣講員和“火焰藍”跑團志愿者穿梭于觀眾席與后臺,為大家發放圖文并茂的《家庭防火宣傳單》,特別針對老年群體重點講解電氣火災防范要點,提醒大家時刻保持警惕,從源頭上消除火災隱患。
節目中場,精彩的消防安全情景小品以貼近生活的場景為藍本,生動演繹生活中常見的違規改裝、樓道停放、飛線充電三大隱患場景。演員們夸張的肢體語言與接地氣的臺詞設計,讓觀眾們在歡笑鄉音中記住“三禁三查”要訣,現場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與笑聲。演出間隙,消防宣講員走上戲臺,利用“三分鐘有獎問答”的形式向群眾傳達滅火器、防煙面罩使用方法。這種“以戲帶學”方式,讓消防知識如春雨潤物般深入人心。
下一步,該大隊將不斷創新融合,聯合多部門利用既有載體不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防宣傳活動,讓消防知識入腦入心。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鄭毅青 卓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