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莆田第一中學秉持“傳承科學基因,培育創新人才”的科學教育理念,構建“一核四翼”科學教育實施體系,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進一步傳承科學家精神。2024年,該校獲評全國首批科學教育實驗校。
該校通過場景建設開展浸潤式教育教學,為學生提供參觀學習、動手實踐、實驗探究的良好環境,以文化育人,推動學生自我成長。
根據國家課程實驗(實踐)教學的需要,學校配套建設50余間科學類實驗(實踐)室,包括創新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科學活動園等,滿足了校本課程建設及學生探究學習的需要。為深入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學校還引入了智慧課堂暢言系統,建設高效智慧課堂,開展虛擬實驗探究,實現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的應用建設,賦能科學教育。
該校林蘭英院士故居為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也是我省中小學科學教育“百館千所”場館,學校通過改造升級并制作宣傳片、云展廳、宣傳冊、研學手冊,構建起五育融合的浸潤式科學教育基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目前,已開設近百門科學類校本課程,其中結合林蘭英院士的生平事跡和重要成就,研發了《科學家的故事》《探秘太空材料》等10多門校本課程。基于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及學科競賽學生成長需要,研發了入門級、提高級、沖刺級的進階類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近年來,該校在五大學科奧賽中榮獲全國獎14人次、省一等獎近60人次。
該校注重校內外科學活動,創新設計科學活動項目。該校提出“每日探究半小時”做法并開放課外實驗室、實踐室、功能室;每學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奇思妙想創意節和校園科學節;每周固定時間開展社團活動,每學年舉辦1次大型的社團節;構建家校實驗體等。積極整合資源,創新家校社的協同育人機制,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為學生多元發展注入新動力。建立學校與館所、基地、企業、高校的深度合作長效機制,通過合作建設實踐室、開展夏令營活動等多種形式,實現學生的多元發展。定期邀請優秀家長為學生做勵志講座,讓學生了解職業,做好生涯規劃。邀請高校教授、院所專家為學生做科普講座,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
下一步,該校將依托林蘭英故居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打造深化立體化課程體系,創新實驗教學,深化家校合作,力爭在“五育融合”中開辟科學教育新模式。(吳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