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深度挖掘莆田港口資源潛力,全方位拓展港口經濟輻射范圍,加快培育臨港產業發展新動能,切實降低區域物流綜合成本,持續提升港口吞吐能級,近日,莆田市政府正式印發《莆田市港航生產發展扶持政策》,該政策適用于在莆田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港航經營的企業及口岸部門,每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有效期2年,通過10條“真金白銀”的扶持措施,全面推進港口高質量發展。
本次出臺的扶持政策靶向精準,以財政資金為杠桿,支持做大港口大宗散貨多式聯運通道(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1000萬元),支持鞏固對臺中轉服務(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150萬元),支持開展大宗散貨國際轉口(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200萬元),吸引大宗商貿落地(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150萬元),鼓勵集裝箱貨源經港口進出(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300萬元),鼓勵生成汽車滾裝物流通道(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225萬元),培育全程港口物流服務業發展(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225萬元),吸引航運企業來莆發展(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300萬元),支持對臺海運快件航線建設(該項年度補助總額上限225萬元),支持優化通關環境(口岸查驗部門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通過“真金白銀”的扶持措施,有助于進一步發揮莆田港口資源優勢,培育做大臨港產業,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支撐港口吞吐量增長,全面激發港航生產效能。
近年來,莆田海事局聚焦地方經濟發展,持續培育優勢、激發動能,在保通保暢、服務供給、重大項目保障、涉海產業發展等方面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向市委、市政府行文上報《莆田海事局關于服務打造莆田億噸大港建設國內一流港口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了成立莆田港口高質量發展專班、高質量構建現代化港口與航道體系等多項工作思路和建議,全力支持莆田市加快打造“億噸大港”建設;主動融入市委、市政府打造億噸大港建設國內一流港口的工作部署,印發實施《莆田海事局服務打造莆田億噸大港建設國內一流港口支持保障工作方案》,成立億噸大港建設服務保障專班,出臺海事側重點服務措施、項目調度“雙50”清單,把海事專業優勢轉化為驅動“億噸大港”建設的新引擎和新增長極,致力融入構建港產城聯動發展新格局;切實立足海事職責,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加強口岸單位溝通,提出關于《莆田市打造“億噸大港”港航生產發展扶持政策》的海事建議,配合科學優化扶持政策,大力推動扶持政策的出臺。
本次政策的落地實施將進一步助力莆田市打造“億噸大港”、建設國內一流港口。未來,莆田海事局將持續發揮海事專業優勢,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制定政策實施細則,明確補助項目申報材料要求,細化資金具體管理辦法等內容,以確保政策落到實處、“扶”務到位、“持”續發力,助力提速推進“億噸大港”建設,全力打造通江達海戰略港城。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