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廉潔教育既保持政治高度又富有文化溫度?怎樣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轉化為師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廉潔教育活動給出了創新答案。近日,該院將傳統文化藝術與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通過"理論+實踐""教育+藝術"的融合模式,推動廉潔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在專題黨課環節,學院創新采用"沉浸式教學+互動研討"模式,將歷史智慧與當代實踐緊密結合。授課教師以《正己修身,自律慎獨》為題,通過"楊震拒金""解放軍抗震救災""任長霞事跡"等古今案例,生動詮釋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歷史傳承與時代價值。特別是對"八項規定"制度演變的系統梳理,從2012年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到2025年全黨開展學習教育活動,讓師生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堅定決心。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論學習需實踐載體,廉潔精神需文化浸潤。書法藝術講座環節,師生們提筆臨摹"清正廉明""淡泊明志"等字句,感受清廉文化底蘊。"書法講究中鋒用筆,做人貴在守正持中。"主講教師以王羲之《蘭亭序》的真性情、顏真卿"剛正立朝"的忠魂、柳公權"筆正則心正"的風骨,闡釋"書品即人品"的哲理,讓清廉精神隨墨香播撒心田。
"從筆尖到心間,從藝術到實踐",廉潔教育的創新不止于形式融合,更在于育人實效深化。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五育并舉",以書法藝術為載體,在美育實踐中融入黨風黨紀、廉潔自律、勤儉節約等理論元素,同時以書法藝術提升理論教育感染力,推動美育形式與黨的理論教育"雙向融合",持續深化廉潔文化建設,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保障,書寫高校廉潔建設新篇章。(翁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