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千年木蘭溪,龍舟躍碧浪。6月2日,莆田木蘭溪畔鼓樂喧天,一場盛況空前的百艘龍舟巡游活動在此拉開帷幕。111艘龍舟齊聚玉湖碼頭,3000多名槳手揮槳擊水,沿木蘭溪十公里河道展開巡游,為市民和游客呈現了一場傳統民俗與現代活力交織的文化盛宴。
百舸聚首:十公里河道繪就流動畫卷
8時許,玉湖碼頭已是人頭攢動。橋上、岸邊擠滿了翹首以盼的市民,不少人帶著老人孩子,只為見證這“千年一遇”的龍舟盛景。“我特意從福州趕回來,就為了帶孫子看看家鄉的龍舟!”市民林先生笑著說。
9時整,舞獅騰躍揭開啟動儀式序幕。當《扒龍船》的旋律響起,“人生好象扒龍船,不怕風來不怕浪,眾人一心趕前程”,瞬間將現場帶入莆田龍舟文化的歷史長河。最震撼的千人贊句環節中,“百舸爭流勇向前,千年龍舟看莆田……”的呼喊聲浪,如潮水般漫過木蘭溪兩岸,既有對“變害為利”治水功績的致敬,更飽含“擼起袖子爭上游”的時代精神。整齊的吶喊聲響徹云霄,為巡游隊伍送上最熱烈的祝福,也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111艘龍舟如出水蛟龍列陣江畔,3000多名槳手整裝待發。隨著彩煙騰空,兩艘一組的龍舟編隊如離弦之箭破水而出。10公里巡游河道上,龍舟隊伍途經張鎮村、陡門社區、荔浦社區、西洙村、莘郊社區、東陽村等10多個村莊、14座橋梁,與夾岸荔林、紅墻黛瓦共同構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意圖景。82歲的陳奶奶感慨:“年輕時見過十幾艘龍舟競渡,今日百舸同游的場面,真是沒有見過!”
巡游沿途,車鼓隊的鏗鏘節奏、十音八樂的絲竹雅韻、舞龍隊的騰挪翻轉,串起一條流動的民俗長廊,讓市民和游客近距離感受莆田非遺文化的魅力。“太震撼了!這么多龍舟一起巡游,還是第一次見!而且我今天還品嘗了很多莆田美食。”游客林女士站在岸邊,一邊用手機記錄一邊感嘆。
10時30分,白塘湖公園迎來高潮,巡游隊伍抵達白塘湖公園。“咚!咚!咚!”200米直道表演中,一艘艘龍舟如離弦之箭破水而出,槳手們隨著鼓點整齊劃一地揮槳,水花飛濺間,龍舟在水面疾馳。岸上觀眾熱情高漲,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與河道中的擊水聲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莆田扒龍船,真的太震撼啦!”來自烏克蘭的莆田媳婦廖卡佳和家人也特地到現場觀看。“莆田這種‘全民狂歡’的氛圍太令我感動了。在烏克蘭,我們過節也很熱鬧,但莆田人把端午節過成了‘水上馬拉松’,這種全民參與的場面真的很棒!”
以龍舟為媒:激活文旅融合新活力
此次百艘龍舟巡游活動,是莆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弘揚。通過“體育+文化+旅游”的創新模式,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節日生活,更以龍舟為紐帶,串聯起沿線村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為莆田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整齊劃一的動作里,我看到了莆田人‘一條心’的力量。”游客吳先生來自廈門,用手機記錄下龍舟編隊劃過東陽古村的畫面。正如活動主辦方所言,這場巡游不僅是民俗展演,更是“體育+文化+旅游”的創新實踐。
“龍舟精神代表著團結、拼搏與傳承。”現場一位槳手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莆田千年的龍舟文化,也讓這份精神代代相傳。”
當最后一艘龍舟駛入終點,千年木蘭溪仍在訴說著傳承與創新的故事。從治水患到興文旅,從傳統民俗到城市名片,這場龍舟巡游盛會不僅讓古老龍舟煥新彩,更劃出了一條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時代航道。(時報記者 吳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