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莆田市應急管理局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工作部署,全力推進“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應急管理場景建設,深度實施“應急管理數字化”場景應用“165”工程,逐步形成“1個資源池、3個應用專題、1個聯動體系”的“1+3+1”應急管理數字化工作局面,開創應急管理事業新格局。應急領域數字化建設成果入選福建省2022年度地市公共數據應用十佳優秀案例,得到《中國應急管理報》《平安福建》《福建應急管理簡報》等平臺刊發推廣,在2023年12月全省應急管理工作現場會上推介,獲省應急廳丘毅廳長批示肯定,寫入莆田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搭建一個資源池 全力支撐應急指揮
接入邊海防監控視頻22路、港區碼頭作業視頻80路、漁港漁排視頻29路、水安工程視頻130路、供電全景視頻313路、高危監控視頻228路、城市公共視頻7.9萬余路,形成覆蓋沿海岸線、山林溪河、堤壩庫閘、道路街巷等部位的視頻資源庫。
匯聚應急、水利、自然資源等22個部門,涉及應急物資、搶險隊伍、應急避難場所、堤壩庫閘、地災點等50項應急要素信息33.2萬余條,實現應急要素內容“從有到優”“由散化整”的轉變。
通過應急要素信息庫可快速獲取災害事故及周邊的重點部位、基礎設施、風險分布情況,掌握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物資分布信息,周邊調度應急救援力量,為應急指揮調度提供信息支撐。
打造應用專題 賦能應急管理
以深化直管企業安全防控為著力點,建立重點企業庫。推動危化品、加油站、煙花爆竹、工貿等1616家直接監管行業企業數據上“云”,逐一建立安全規章制度、組織機構、教育培訓、設備設施、廠區圖等安全生產檔案信息,逐一企業接入監控視頻,監管人員通過線上巡查督促企業控制風險、線下實地精準檢查執法,切實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和掌握企業運行情況的能力和水平。
以安全隱患問題閉環管理為著力點,建立安全隱患庫。線上運行“督導檢查、企業自查”隱患問題整改銷號,深化“檢查清單、隱患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管理模式,設置臨期、超期亮燈提示、短信提醒,壓實隱患整改責任。
至目前,督導檢查隱患35757條、整改率99.60%,企業自查隱患12895條、整改率99.87%,網格排查隱患351545條、整改率97.49%。
以重大危險源風險防控為著力點,建立重點風險庫。全市現有重大危險源32個(一級危險源7個、二級危險源3個、三級危險源11個、四級危險源11個),涉及福建LNG、永榮科技、石門澳港口、賽得利、濱海化工、空氣化工等6家重大危險源企業,逐一點位接入視頻、液位、壓力、溫度、濃度、流速等危險源部位安全監測數據。通過重大危險源的線上數字化監測預警、線下精準監管檢查,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動企業規范化管理。
以深化臺風暴雨極端天氣防御為著力點,建立重點部位庫。涵蓋水庫、山洪災害點、地災點、易澇點、地下商超等重點部位、主要風險、應急資源共20項要素內容,逐一完善檔案信息,關聯周邊監控視頻,確保防汛調度關鍵部位、關鍵環節銜接有序。
在臺風暴雨影響不利于戶外開展工作時,通過平臺遠程查看山洪及地災易發區、大降雨量區域的實時動態,遇有災險情發生時,可第一時間調用周邊應急救援力量搶險救災,筑牢防汛防臺風安全防線。
推動森林防滅火重點場所、應急資源、基礎設施等要素信息化、數字化動態管理,壓實巡山護林責任;推動電力部門線路桿塔、輸電線路、變電站房數據融合,推動山火事件預警、重要線路視頻共享,全面提升森林火情感知能力。2024年以國債資金為依托,投入1600萬元在全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有火災史的村范圍內繼續布設32個感應視頻,每個感應視頻的覆蓋半徑為3公里,實現火情實時預警,為早期火情處置、打早、打小、打了起到積極的作用。
將無人機隊伍建設納入市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體系,協同無人機警航大隊“明職責、建機制、定規程”,建立一“+”、三融合(機制融合、力量融合、技術融合)、五協同(救援協同、勤務協同、信息協同、保障協同、管理協同)的“應急+”無人機“135”聯動體系,著力解決災難事故救援中地域復雜、情況多元等突出問題。
依托7個空管站、24個自動機場、32臺無人機,實現主城區、城鄉結合區24小時空中巡防全覆蓋,應急突發事件“秒響應、分到達”。
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深挖數智賦能潛力,延伸視覺神經末梢,構建物聯感知中樞,優化場景建設應用,促進業務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智慧應急指揮大腦,推動莆田應急數字化建設應用取得更大突破,進一步賦能應急管理工作。(莆田市應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