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莆田學院圖書館在紫霄校區黃氏古厝舉辦了第十八屆讀者服務宣傳月僑鄉文化漫談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參與,共同探尋僑鄉文化魅力。市僑聯副主席宋朝陽參加活動。
活動在一場別開生面的“尋味非遺——莆仙小吃體驗工坊”中拉開帷幕?,F場,6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制作紅團、赤餅等莆仙非遺小吃。在學習紅團印模技巧、赤餅包制手法的過程中,學生們沉浸式感受莆仙飲食文化,體會到非遺小吃背后蘊含的民俗智慧,讓非遺從抽象的符號轉變為可參與的生活體驗,以美食為載體,傳播地域文化。
隨后,活動進入林孟蓉教授僑批捐贈儀式環節。圖書館館長陳春陽代表接受捐贈,并向林孟蓉頒發捐贈證書?,F場展示的部分珍貴僑批原件,吸引眾人目光。這些僑批不僅是家族間的信件往來,更是歷史的見證者。通過分享僑批背后的家族故事,如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匯款票據上的時代印記,讓在場人員深刻感受到海外華僑對家鄉的眷戀與奉獻。
在僑鄉文化漫談環節,市僑聯邀請的市僑聯兼職副主席、加拿大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榮譽會長鄭伯欣、智利莆田同鄉聯合總會會長關向陽與文化學者齊聚一堂,分享僑鄉故事與海外經歷。他們的講述增進了不同代際、不同地域華僑的情感聯結,喚起僑胞的歸屬感,強化了大家對僑鄉文化的認同。活動中,與會嘉賓還一同品嘗僑鄉古早味,從制作小吃的趣味體驗,到僑批故事的深度挖掘,全方位呈現了僑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僑鄉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華僑群體“愛國愛鄉、敢拼敢闖、開放包容”的精神特質。此次活動,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厚植了師生的愛國情懷,深化了全民閱讀氛圍,傳承了華僑精神,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了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宋朝陽表示,感謝林教授的無私捐贈以及莆田學院一直以來對僑工作的關心,市僑聯將持續支持此類活動的開展,推動僑鄉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凝聚僑心僑力,為家鄉建設與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曾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