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0日早晨,40萬噸級巨輪“遠穗海”在羅嶼港9號泊位成功卸載32萬噸鐵礦砂后,在莆田海事局的監護下,緩緩駛離湄洲灣。這是自2021年5月羅嶼港迎來首艘40萬噸級巨輪以來,第40艘“大船時代”成員成功靠泊接卸,標志著羅嶼港作為“東南沿海最大的鐵礦石中轉基地”進入新的里程碑。
作為中遠海運旗下第二代40萬噸級超大型鐵礦砂船(VLOC)之一,“遠穗海”輪船長362米、寬65米,甲板面積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單船載貨量可滿足3.3萬輛重型卡車運輸需求!此次為羅嶼作業區帶來超30余萬噸鐵礦砂,將助力福建及周邊地區鋼鐵產業“原料供應鏈”高效運轉。為保障“遠穗海”輪安全、高效靠泊裝卸,莆田海事局以“三精”服務全程守護。首先,精準預控,提前跟蹤掌握船舶船期和海上航行動態,及時組織召開航前會,聯合引航、港口等部門優化進出港安全保障方案,細化交通管制、拖輪護航等安全保障措施。其次,精細監管,依托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強化超大型船舶進出港交通組織,確保進出港船舶有序通航;組織骨干力量對“遠穗海”開展港口國監督檢查,及時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其三,精心保障,提前檢查航標和航道通航狀況,督促港口加強港池維護,確保碼頭前沿水域清爽;提醒船方對船上主機、舵機等設備進行全面檢測確保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確保航行安全;開通“綠色通道”,實現手續辦理“零待時”,最大程度提升船舶運轉效率。
大港崛起,向海圖強。羅嶼港是全球少有的能夠滿足40萬噸級船舶靠泊接卸的港口。依托湄洲灣天然深水良港優勢,羅嶼港憑借高效的作業效率、良好的集疏運體系,將來自全球多地的鐵礦資源中轉到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服務“一帶一路”及國際國內雙循環。此次“遠穗海”成功靠泊接卸,將進一步鞏固羅嶼港東南沿海最大鐵礦石中轉基地地位,為臨港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未來,莆田海事局將持續鑄牢“主角”意識,以奮勇擔當、智慧監管、高效服務助力羅嶼作業區大宗散貨樞紐建設,為譜寫“海上莆田”新篇章貢獻海事力量。 (時報記者 林錦堂 通訊員 郭沁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