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
本報訊 近日,我市公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全力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確保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走具有莆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全市奮勇爭先、再上臺階貢獻“三農”力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實施意見》部署提升糧食產能,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生產和儲備供給,大力推廣農業“五新”,確保2025年糧食播種面積完成3萬多公頃,產量18.9萬噸;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加快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
《實施意見》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強新時代山海協作,推動聯農帶農利益聯結。
《實施意見》指出,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加強多元化食物供給,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賦能,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探索莆臺農業融合發展新路,推進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管好用好農村資源資產。
《實施意見》聚焦推進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強木蘭溪綜合治理,打造典型樣板,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實施意見》對“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善治鄉村”提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培育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維護農村穩定安寧。
《實施意見》對“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激發農村發展動能”提出,加強農村改革創新,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完善鄉村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優化基層協同中心機制。
《實施意見》指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夯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鼓勵實踐探索和改革創新,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鄉村全面振興動力活力。 (時報記者 林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