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忠
晨光初染木蘭溪,薄霧如紗輕籠著黛青的遠山。仙游醒了——九鯉湖的瀑聲在天際回響,十八股頭的杜鵑蘸著露水舒展花瓣,天馬山的云梯在朝霞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仙人遺落的一卷天書。仙游,正以山水為墨、時光為紙,書寫著一封遞給世界的早安信箋。
九鯉湖,宛如一顆鑲嵌在仙游大地上的明珠,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彩,是仙游最磅礴的注腳。徐霞客曾在此留下足跡,將它譽為“福建三絕”的巔峰之作。九漈飛瀑自云端傾瀉而下,氣勢磅礴,如銀河倒瀉,震撼著每一位到訪者的心靈;一湖碧水澄澈如鏡,倒映著縹緲的仙蹤,訴說著古老的傳說。相傳何氏九仙在此羽化登仙,無數(shù)人懷著虔誠之心前來祈夢,期望得到仙人的指引。“一夢得墨韻,九仙賜靈犀”,九鯉湖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成為了連接現(xiàn)實與夢境的橋梁。四季更迭,九鯉湖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情: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鵑競相綻放,如絢麗的云霞;夏天,飛瀑奔涌,帶來陣陣清涼;秋天,霧氣彌漫,宛如仙境;冬天,云霧繚繞,仿佛能釣起天上的云朵。這里的每一道飛瀑、每一處冰臼,都蘊含著歲月的故事,等待著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聆聽。
天馬山卻將險峻與壯美譜成了詩,吸引著無數(shù)勇者的腳步。五尺石階懸于絕壁,云海在腳下翻涌,登天馬云梯,仿若步入云端,步步驚心,卻又步步皆景。五峰七漈,氣勢恢宏,如詩如畫;銀河飛瀑,銀鏈垂落,如膠如漆;山海朝霞,絢麗奪目。在攀登的過程中,耳邊是松濤陣陣,眼前是云海翻騰,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頂時,忽見天馬寺的飛檐刺破云層,梵音與瀑聲交織,剎那間,山河不再是風景,而成了一場與自我較量的禪修——步步驚心,步步生蓮。山間的古寺、楹聯(lián),承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清泉石上的刻痕,訴說著千年的歷史。“明寺楹聯(lián)藏禪意,清泉石上刻千年”,在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相互交融,讓人流連忘返。
而十八股頭的奇石與花海,恰似時光的寓言。它宛如一個神秘的世外桃源,隱藏在戴云山脈南麓。千畝野生杜鵑從春燃到夏,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將戴云山脈南麓染成潑天的霞色。億萬年的球狀巨石靜默佇立,風霜在石紋間刻下山海變遷的密碼;它們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巨人屹立,有的像動物嬉戲,每一塊石頭都仿佛是時光雕琢的藝術品。千年古剎九座寺與奇石相伴,無塵塔靜靜矗立,訴說著往昔的輝煌。這里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徒步十二里險徑,登山探秘、花海尋蹤,看秋云翻涌如濤,冬雪覆滿石龜,每一步都充滿驚喜與挑戰(zhàn)。“奇石不語,花海有聲”,恍惚聽見古僧踏著冰臼研藥,聽見杜鵑與山風合奏一曲《山海經(jīng)》——這里的美太古老,太野性,仿佛天地初開時便候著一位拾荒的詩人。十八股頭用它獨特的魅力,與每一位來訪者進行著心靈的對話。
在文旅融合的時代浪潮中,每一座城市都在尋找獨特的發(fā)聲方式,也在探尋讓城市魅力遠播的密碼。九鯉湖的飛瀑是詩,天馬山的云梯是賦,十八股頭的奇石是史,而木蘭溪的晨霧里,正升起“以文帶路,以文化人”的絕句。
每一處風景,都是仙游遞給世界的一張名片;每一句精心撰寫的廣告詞,都是我們對這片土地深情的告白。而今仙游成了一部打開的“天書”——風翻到哪頁,哪里就是人間絕唱。你的山水不是風景,而是流淌的文化血脈;你的晨昏不是時辰,而是永恒的精神原鄉(xiāng)。仙游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韻,正在新時代煥發(fā)出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