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偉 沈麗瓊
4月24日,一場以“中華五帝情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第二屆莆臺五帝信仰文化交流活動在城廂區靈川鎮東汾五帝祖廟舉行。通過傳統祭祀儀軌與非遺文化展演,莆臺信眾共同續寫同根同源的文化篇章。
東進村,古稱東汾,是一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古村。村內的東汾五帝祖廟始建于唐代,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供奉黃帝、赤帝等五帝而遠近聞名,在閩臺兩地享有盛譽。
上午11時10分,在渾厚的鼓樂聲中,皂隸舞隊身著傳統戰甲,以剛健有力的閩臺特色陣頭舞蹈為臺灣五帝神明執駕開道。司禮人員身著改良式漢服,為臺胞代表佩戴繡有“五帝文化 源起東汾”的綬帶,車鼓隊以傳統迎賓禮樂相迎,現場再現“簫鼓追隨春社近”的民俗盛景。臺灣五帝神尊在莆臺信眾的簇擁下完成過火儀式,象征著兩岸神緣血脈的深度交融。
活動核心環節是依據東汾五帝祖廟館藏明代水陸畫《五帝降鸞圖》復原的五帝三獻禮儀式。該儀式嚴格遵循古畫規制,分為初獻敬天地、亞獻祭神明、終獻頌祖德三階段。莆臺主祭人依循古禮,行三跪九叩大禮,共同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儀式全程包含沐手拈香、恭讀祝文、行獻禮等傳統儀軌,完整呈現了五帝信仰在莆臺傳承的歷史脈絡。古裝儀仗隊中,三位身著古代祭祀服飾的禮生手持果籃禮器,生動還原了古畫場景,展現了中華傳統禮儀的莊重典雅。
午后,臺灣謁祖團在福建省同心文化推薦官林憶媚的引導下參觀了東進村非遺文化展覽館。清代《五帝回鸞萬民慶》、隋代磚以及兩岸往來文書等10件文物,實證了“人同根、神同源”的文化聯結。在“同根共祈”互動環節,莆臺書法家聯袂創作了“五帝道統 肇始東汾”“同根共祈”“神緣福祿壽”等墨寶,臺胞們親筆簽署五帝祈愿文書,共祈平安,體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尾聲,莆臺信眾互贈了文創禮品,并在祖廟前合影留念。臺灣苗栗竹南后厝天文宮主任委員陳天送說:“此次跨海謁祖不僅完成了信仰溯源,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血脈的永恒聯結。”東汾五帝祖廟董事會董事長詹毛忠說:“我們將持續深化交流合作,讓傳統文化成為促進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