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15日14時23分,一位群眾帶著一位八旬老人,來到鳳凰山街道南門社區綜治中心網格站求助。原來,老人在綬溪公園附近迷路,既不記得住址,也背不出家人電話,群眾不知如何是好。
網格員梁素金、蔡海斌接到求助后,迅速將情況上報社區民警。民警通過公安系統查詢,雖找到老人家屬登記的聯系方式,卻發現號碼已變更,登記地址也已拆遷。監控顯示老人從筱塘市場方向走來,但具體門牌號仍無法確定。危急時刻,網格員蔡海斌聯系筱塘社區干部和網格員林燕平,全力查找老人信息,終于鎖定老人的居住地。
當眾人行至筱塘市場,海鮮檔口飄來的咸腥味讓老人突然在市場大門前停下腳步。接到消息的筱塘社區王主任和網格員林燕平匆匆趕來,看到老人,脫口而出:“這不是后庭軒的陳大娘嗎?”原來,老人剛搬至安置房后庭軒,戶籍信息還未來得及更新。
網格員林燕平與民警敲響后庭軒403室房門,老人家屬激動不已:“我們都不知道老人獨自出去了,正急著找,都準備報警了,太感謝你們送老人回家!”民警叮囑道:“不用客氣,是一位年輕女性在綬溪公園發現老人迷路,送來求助。一定要給老人佩戴家屬聯系方式,老人外出務必有家人陪同,防止走失?!?/span>
這場跨越多個社區、凝聚多方力量的“尋親行動”,不僅彰顯了“網格員-社區-民警”三級聯動機制的高效運轉,更體現了基層工作者“為民服務無小事”的初心。他們用實際行動織密社區安全防護網,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守護。(蔡碧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