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17時17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劃破蒼穹,奔赴太空。此刻,遠在2400公里外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第二小學教室里,30余名山區孩子正屏息凝視屏幕,跟隨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支教民警郭奕青的講解,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壯舉。
課堂外,這場跨越山海的“追星”行動早有伏筆。作為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薪火工程”培養的復合型政工人才,他以“航天夢·強國志”為主題,通過模型展示、動畫模擬講解飛船構造。同時,郭奕青創新“雙語+雙場景”教學模式,既用英語解析科技詞匯,讓深山學子同步感受“中國高度”與“國際視野”。“從‘國家安全課’到‘航天夢工場’,我們想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望向世界的窗。”郭奕青表示。
山海迢迢,不改初心。當神舟二十號與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的喜訊傳來,教室里的歡呼聲與千里之外發射指揮大廳的掌聲遙相呼應。這堂跨越山海的航天課,不僅點亮了侗鄉少年的星空夢想,更在山海之間,架起了一座薪火相傳的育人橋梁。
圖:4月24日,莆田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民警郭奕青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支教,組織山區小學生觀看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直播,為新時代孩子們標注出愛國報國的人生坐標。
(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