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提升社區矯正對象消防安全意識,預防火災事故發生,4月10日上午,龍華司法所邀請泉州子安應急服務中心安全專家田顯宇老師開展專題授課,為39名社區矯正對象上了一堂“生命必修課”。此次活動聚焦家庭火災風險防范,通過案例警示與知識普及,助力社區矯正對象樹牢安全理念,夯實平安根基。
講座伊始,龍華司法所負責人指出,社區矯正對象作為重點人群,其家庭安全意識不僅關乎個人安全,更直接影響社區和諧穩定。近年來,因燃氣泄漏、電器故障引發的家庭火災頻發,部分矯正對象存在消防知識薄弱、應急能力不足等問題,開展針對性教育刻不容緩。
田顯宇老師結合近年來本地多起家庭火災真實案例,通過視頻播放、圖文解析,深入剖析事故成因。重點講解天然氣、煤氣使用中的常見隱患,如“膠管老化未更換”“燒煮食物時離人”“閥門關閉不徹底”等高風險行為,并播放模擬燃氣泄漏爆炸的警示教育視頻,直觀展現疏忽大意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一段未更換的燃氣軟管、一個未關閉的閥門,都可能讓家庭毀于一旦。”田老師反復強調。
針對家庭火災預防,田顯宇總結“三查三關”口訣:查燃氣閥門、查電器線路、查火源隱患;關火源、關氣源、關電源。此外,還特別提醒注意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等高發危險,引導學員建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習慣。
活動中,司法所向參訓人員發放《家庭消防安全手冊》《火災應急逃生指南》等宣傳材料共計80余份,手冊中詳細標注了家庭隱患排查清單、緊急聯絡電話及逃生路線規劃模板,便于學員課后對照自查。
“這次講座讓我后背發涼,以前總覺得火災離自己很遠,沒想到家里就有這么多隱患!”社區矯正對象陳某課后立即檢查了家中燃氣設備。龍華司法所負責人表示,消防安全教育是社區矯正對象融入社會的重要一環,通過強化安全意識,既能降低其再犯罪風險,也能推動其成為家庭和社區的“安全守護者”。
下一步,龍華司法所將持續深化分類教育機制,針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實際需求,定期開展防詐、法律、心理等專題培訓,幫助矯正對象提升綜合素養,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陳國松 朱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