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馬來西亞馬華公會副總會長、對華事務及“一帶一路”委員會主席拿督陳德欽一行參訪莆田市僑聯,在市僑聯主席郭立紅的陪同下,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此行通過三重視窗——傳統工藝、古建遺珍與市井文脈,立體呈現莆田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文化基因,為深化中馬人文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
在春暉藝術館內,陳德欽一行駐足《清明上河圖》立體木雕長卷前,感受刀鋒流轉間定格的大宋風華;觀摩非遺傳承人演繹“精微透雕”絕技,薄如蟬翼的木雕花瓣引得眾人驚嘆。陳德欽感慨:“每件作品都是中華工匠精神的物化史詩,馬華社團當搭建更多木雕藝術跨境展演平臺。”
當腳步踏入始建于唐末的三清殿,飛檐斗拱與斑駁碑刻訴說著莆田歷史文脈的源起。訪問團成員輕撫宋代柱礎紋樣,在特別展示的“海絲遺珍”文獻展中,發現明代莆商與馬六甲通商的珍貴契約文書,歷史現場的震撼讓陳德欽連稱“這就是文化根脈的實證”。
暮色中的古街巡禮更顯詩意,南洋客屬后裔在百年騎樓下體驗紅團制作、聆聽莆仙戲水袖翻飛間的鄉音。郭立紅指著街角“僑史館”介紹:“這條街走出過眾多的僑領,這條街每塊磚石都鐫刻著闖蕩四海的家國情懷。”
參訪期間,雙方還就培育華裔新生代文化認同、根脈認同、情感認同展開專題研討,達成系列合作共識:聯合策劃“中馬僑商絲路同行”考察活動,推動產業對接;擬建立“僑青文化使者”常態化培優機制,計劃適時組織青少年“尋根+科創”主題研學,讓古藝與數字技術在年輕群體中碰撞新火花,構建跨代際、跨海域的文化傳承新范式。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曾建鵬)